老子最喜欢用的手法就是对比,各种对比,神乎其技,收放自如。或者是以某种角度,让事物渐渐地变化,发展,发展到极点就变成与事物相反的情况。我现在将要讨论的强与弱的角度与关系。而强于弱的转换,则是最重要的:如何由弱变强,如何由强变弱。
我们都是弱者,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们都是强者,谁都不反感自己变得更强,谁都担心自己会变得更弱,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由弱到强的转换几个技巧。
一、角度是决定你能否改变的第一要素。
作为个体,我们总会带有主观偏见,有些刻意,有些则是存在于潜意识里。这里所谓的偏见,便是角度(此处不谈论中立,或客观角度的情况)。探讨对错并没有意义,产生影响的是自己所做的选择。现在的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做过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不论如何,角度则是我们所必须抛开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置身于事件之外,客观中肯的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尽可能多的去接受真相、事实。
一个孩子,开始父母教他什么是“水杯”,他便会记住“水杯”,而由于他处于无知的状态,因此不会记错成其他的东西,“什么”就是“什么。”而对于一位成年人,你用一个水杯去问:“这是什么”,他或许并不会直接回答水杯,是他愚蠢吗?这就是角度问题了。不愚蠢是因为,他必然知道“水杯”是“水杯”,而其所思考的则会深刻许多,“水杯”便不仅仅是“水杯”,可能是容器,或者是其他的东西。愚蠢则是,水杯不就是水杯吗?连水杯本就是水杯都回答不上来,这便是愚蠢了。这里所解释的就是人生中的前两层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至于智者,也看的出“水杯”是“水杯”,这就是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返璞归真!
再比如,将一根筷子横在自己的手指上,若想让筷子保持平衡,便必须挪动到筷子的平衡点,称作“重心”,在平衡点的左右稍稍移动,筷子就会倾斜,不一定会掉落,但若是再移动许些,筷子便无法在手上维持了。看待问题,就像是让筷子在手上保持平衡,角度越偏,那么筷子的平衡点距离手指就越远,反之,角度越正,则筷子的平衡点则越靠近手指。所谓的角度正斜,便是客观的分寸。
二、跟什么样的人学,你就会变成什么样
人们常说:“环境会改变一个人”,但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准确,更标准的说应该是:“和什么样的人学习,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便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孟子的母亲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女人,她深知人“乐于向身边事物学习的天性,”多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孟子变得更加优秀,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孟子所学习的“模板”好,自身的天赋也高,成为了历史上了不起的哲学家,被尊称为“亚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话不假,但由于“乐于向身边事物学习的天性,”人会时时刻刻的变化,如何变化,或者说以什么为模板复制变化?自然会寻找身边,附近的人来当作模板复制。之所以一些人混在一起,几年还是那样,因为他们互相复制,本来就差不多,想变得表面上的“更好”是不可能的。
有的家长会说,“不对呀,先生,我花钱把我的孩子送到最好的班级,还是不学习。”请看第一条,角度是决定你能否改变的第一要素,他的角度我想应该与其同学偏的比较厉害吧?当然,如过你还是不满意,请看置顶首句:“本文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无关正误对错,只是谈论,认为我说的不好,不对,就当我是一个喝多了酒水的神经就行,我本来就是在胡言乱语嘛。”
总结一下,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就照着他严格的去做,你,就会变成你想变成的人。
说实话,学和没学是一样的,《道德经》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是角度,弱胜强,和强胜弱一样的正常,只不过,学会了我的理论,你就会多了一种选择,世界上的道多的数不清,谁也不知哪个适合自己,只有去试,之所以只做一件事,就是试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道。”
传承经典,步道天下。虽千夫指,寡人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