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网上热议的“男教师提水桶卸妆”一事,再翻看浪潮般的评论 ,众多网友们拿出“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当令箭,把贴着“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亦或“这么小就化妆肯定不是什么好学生,活该”字样的毒箭肆意乱发射。我不禁感到震惊,女孩子爱美的本性,只是表现方式欠妥,却被键盘手们诋毁得不堪入目,似乎爱美就是错。
于我而言,爱美不是错,错在缺失家庭的内在引导,缺乏学校的外在正确教育。
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校方在采访中道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学生家长多外出打工,学校有近90%的留守儿童。”看到这样高的一个比重,不禁为这群孩子感到惋惜,同时也更加理解她们这番欠妥的行为。正直青春的懵懂时刻,他们对这个五彩世界的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去尝试,渴望一点点步入这条通往成年人的绚丽大道。她们的思维已经在慢慢形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念,她们渴望成长,追求美好,她们本没有错。错在正是这样一个需要父母正确引导的时刻,她们却得不到陪伴,只能独自跌跌撞撞地踏入这条充满诱惑与迷途的大道。在陪同与引导的缺失环境中,她们坠入“美”的歧途。
有人大肆批判当事者男教师的行为,认为他为人师表却不会尊重。也有人力挺男教师,称他一心是为了学生。网友们各执一词,对错难辨。然而深剖内部原因,是错在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十几岁的年纪,充满了倔强与不羁,父母引导教育的缺失,更加助长了她们的那份叛逆。硬碰硬的压迫只是暂时的效果,不会长久的。恰如那秦皇暴政下的天下,终是长久不了,终是有人要对立而起的。三番五次的强制性压迫后,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是可奏效,但却极可能破坏孩子们追求美的本性,对她们身心造成影响。何不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例如:进行“青春讲座”,开展主题班会...以柔和的教育方式去融化孩子们的一身坚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 所言:“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
青春的脚步没有错,只是她们缺失了一座指引正道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