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之后,我经常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看电影或者做些其他事情,这种生活和年轻时代的我几乎格格不入。那时候日子过得烈火烹油鲜衣怒马,身边总围绕着些明艳活泼的朋友们,生活中的乐事层出不穷。随着岁月细水一样不急不缓静静流淌,朋友们像巨大收纳盒中的小小物件,被命运归纳到一个个格子里收拢,也包括我自己。偶尔拎出来三五好友,放在一起晒晒太阳,便又被匆匆收回自己的那一格空间。我常想象这样的生活尽头是什么,却并不急于寻找答案,仅仅只是想想而已。人人都说步入中年是最苦最累的人生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我心中轻哂:急什么,你还没老呢。起码现在你上还有老下还有小中间还有一大家子,未来呢,又会怎样?想到这里,我偶尔会有些觉得惭愧。我可能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母亲,我无法做到像别人那样把所有的心智情感都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为了培育下一代节衣缩食拼尽全力,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常常是我能做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就算了。我能给她的,不外乎是爱和一部分陪伴与自由,剩下的时间,我要安排好我自己。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自私,没有今天油尽灯枯的付出自然也不会有将来粉身碎骨的回报,我不愿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她一点小小的不周到就在我心中种下失望的芥蒂;尽量不索取不拖累,是未来我想给予她的自由。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情感莫过于不求回报,即便是血亲之间,依然知易行难。所以很久以来,我就渐渐的开始着手安排自己掌握一个人生活的节奏与心态。身边可以有人依靠,也可以一个人都没有。如果说年轻时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吸纳,那么现在要学习的就是放开吧。尽管生活中还不乏一些喜悦与温情之刻,也尽量不要把精神寄托在无法长久的事物之上,因为事物会变迁、人会死去、感情会消弥,这世界上除了改变本身是永恒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到最后,我们终将孤独的面对人生的末路。遗憾的是,尝试下来才发现,这比不求回报还要难,人生在世,挂碍长存。甚幸来日还多,可以慢慢来。我常想人到了将老之时最该学习的就是如何告别,和健康告别、和亲人告别、和曾经拥有的一切告别。既如此,不如早做准备,让这场华丽的落幕可以以一种缓慢的姿态一点点展开,让身处帷幕之下的人,离开得从容一点。其实衰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境地——一无所有,学习接受与适应,是未来的终身课题,愿我们都能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
漫长的告别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