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用想抽象的事情,从看得见的地方说起。
许多看得见的店铺标签是评论里面常见的买家评论标签,例如性价比好(85),说明有85个注重性价比的人给这个产品打了性价比好这个标签。
这85人就构成了一类用户群体。淘宝会将你的宝贝推送到和这85人相似度高的用户面前,之后如果销量持续增长,流量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推送效果差就反证了前面这85人的交易存在问题,系统不会认为自己的推送有问题,会觉得你刷单侮辱了系统的识别能力。这样的话流量销量自然很快掉下来。
这是标签带来的越好越好,越糟越糟的逻辑。
用户群体里面的用户之间综合购买行为越接近,店铺标签就越明显。假设刚才的85人如果都是辣妈,效果肯定不错,但如果这85人除了客单价接近以外就没有其他共同点,这个标签就是假的。
这85单不是白做,是作死。
举例
有人用平销29的袜子上了一款9.9的天天特价,觉得要亏的值,于是就增加了好评返现1元的活动。结果一次活动卖几千件,好评如潮,动态评分也提高,但同时客单价也锁死了,从来超不过12块。原因就是低价的标签打牢了。
这种情况反复斟酌觉得还是提价,一次性超过店铺客单价的30%以上,这样低价活动带来的30天销量还有点用。
说明,低价活动不仅要避免差评,也要避免主动好评,默认收货就算了。不主动给好评是好事。
促销和活动都有打标签的作用。
上活动亏点能接受,但拉不来搜索只能说淘宝越来越难做。
但有些店为什么什么动作都没有,就平销销量就很厉害?
说明产品选得好,价格定得好。服务好。上新时间好。什么都好。
没有动作也是一种动作。很多买家就在搜索框里搜,买东西就在第一屏二屏去买。这种买家宁可多搜几个词,也不会滑到第三屏找宝贝。而单纯靠活动来的销量形不成标签(没搜索),不能被这种买家搜索到,流量来源对应标签,相应的关键词排名越靠前。
价格是决定标签的一个主要因素。
不同的价格带指向不同的用户标签。
比如袜子。
9.9元十双、29元5双、39元一双带来的用户群肯定不一样。
说明:9.9的用户多半给的好评价无非是价格便宜,很划算。这个标签本身无善恶,但肯定在全网是最广泛的店铺标签,所以反而没价值,成交容易,想做利润款盈利却不能。
平台清理是目前阿里最大的事情,最急切要完成的任务。清理的首要对象一定不是刷单和假货,而是uv产出值降序排序的产品和卖家。
清理的方式是让产品静悄悄地不展现。
29元的效果比9.9好很多,因为29块五双的袜子比9.9元十双的品质确实好不少,有包装,袜子上有猫图案。无论你月薪2K还是2W。这种袜子都可能常买。
人群多了,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给产品形成了丰富的标签,系统推送的人群也越来越广。适度的差评反映了系统推送的不成熟或者是自己店铺遗留的历史问题。但这个单品的权重实实在在看得见了。
39元一双也有自己的标签,同时是产品构架的需求。
由于标签的原因,39和29只能有一个卖得好。以前确实不是这样非此即彼,有人先做39元一双,搞爆了以后推29元五双来得很快。过节还能随心所欲从9.9卖到99。因为没有千人千面,没有猜你喜欢。卖家层级说了算。
所以店铺标签应该是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丰富的。标签过少圈人不足,标签过多杂乱难以维护,打造适合自己店铺的标签前期是测试性,后面是自然性,最后是主动性。
主动性是最重要的,能主动说明你清楚了自己的店铺产品是什么标签带来利益,什么标签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好的标签选择产品和定价。标签不好就淘汰旧款重新上新品来做新标签。
数据是客观的参考值。构思是主动做标签的开始。
主图详情和标题是基础要素。
测试和自然形成标签周期一般不到两个月。
主动做标签,围绕标签做事情就是长期的过程。
C店单天销量几千以后上不去就是遇到瓶颈。因为前期你形成的标签是你现在的同级卖家也有的标签,他们不用比你做得好很多,好一点点就很够你受了。
店铺到这阶段是推翻前面的行为,重新构思整改的时候。符合否定否定定律。
谁谁谁说过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只隔一层纸。
突破瓶颈就是进化的意思。
村上说过:进化是极为苦闷的事情,不可能心旷神怡。
至少有很多类目的产品直通车的权重是上百个长尾关键词烧起来的。最早之前,这些关键词系统没有收录,大部分自创的。这是打造店铺标签的另一个方式。即人无我有。
这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有些关键词容易成交后面不行了,因为同行都在用。用的人越多对标签越没帮助。
打造标签的阶段不能随意定向和智能投放,定向不准副作用太多,智能投放就是懒人模式。
小而美体现在关键词里就是别人烧不出来的精准长尾。视觉营销是锦上添花。
以上手打个人观点,用于抛砖引玉。思路是共享的人越多越容易获得进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