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人家“清洁工”还取笑他是“贱皮子”,不晓得享清福、睡懒觉!
又过了一阵子,其他的“地、富、反、坏、右”都陆陆续续的纷纷“平反”了;只有他没有动静,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紧跟着,他的“正式工作”——白天八小时打捞沙石,也被迫停止了。
这倒跟“政治待遇”,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打捞沙石“破坏生态环境”,如今开始讲究“环保”了,所有叫停,今后还要对整个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其他的“河道管理处”的“正式工”,被调离“砂石站”,去干别的工作了,倒是他这个“帮忙”打下手的“管制份子”,成了彻底没人管的“社会闲散人员”了。
所谓“没人管”,就是意味着没处再领粮票、号数证、生活费了!!!
所幸粮票和号数证,已经逐渐失去了效用,所有商品都开始“无限量”供应了。
就是那点微薄而可怜的“生活费”,父子俩就从来没有指望着它来活命。
如今“没人管”,就是彻底“自由”了,正好甩开膀子干“私活”,多挣点钱改善生活。
于是,熊耀祖找来些东西,买了部分材料,自己动手组装了一辆“夹夹车”(平板车),开始干起了帮街坊四邻拉送“蜂窝煤”的活路。
“拉煤”的劳动强度,要比从河里打捞沙石要轻松得多,加上不用一大早起来扫大街了,按理说,人休息的时间长一点,精神和体力就应该恢复得好一些,所以开头的一两年,熊耀祖倒是干得蛮起劲儿,收入也提高了不少,生活也改善了很多。
渐渐地,他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了,从刚开始一次拉两千个“蜂窝煤”都不怎么费劲儿,到后来一车拉一千五百个都非常吃力了!
再后来,往往是在煤厂里上完货,他就累得气喘吁吁、一身是汗,必须歇上一会儿,才有力气把车拉走;一旦路上遇到坡陡一点的情况,他就得咬紧牙关,使出全身所有的力气,才勉强能拉上坡;上坡之后,不得不坐下来再歇上一会儿,才能继续前行。
儿子熊伟也觉察了这一切——
父亲历来都是一个爱干净讲整洁的人,即便所穿衣服补丁再多,也都收拾的利利落落的;干的活儿再臭再脏,收工后都会清洗干净、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