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一切亲密关系的关键,是学习爱的能力亲密关系:如何拓展亲密关系的空间4——悖论:
左右为难的改变人们对伴侣的一种普遍要求:一方面希望伴侣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另一方面,又希望这种改变不是被迫要求下的产物,而是出于伴侣自己的想法,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
因此:有了“要求”和“自愿”的悖论
要求对方改变时,有三个层次的诉求:
第一个层次是行为的诉求,也是最简单、最表面的诉求,是希望伴侣作出行为的改变。
第二个层次是态度的诉求,也就是希望伴侣重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第三个层次的诉求是心理活动的诉求,也就是希望对方的改变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在要求和逼迫下产生的。
“要求”这个动作本身,和“自发自主”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
别小看这个矛盾,它会变成现实中的困难,成为很多亲密关系纠结的原因。
陷入纠结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改变算不算是一种付出?改变的人,觉得是付出。然而要求改变的人,觉得改变是应该做的,而不是付出。
第二个原因是,如果对方是被要求改变的,那提出要求的一方就会承担“强迫”、“控制”的责任,就好像是欠了对方。这会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情绪负担。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爱的两面性。爱的一方面是控制,另一方面是放手。爱的两面性,最终制造出了奇怪的纠结,也就是要求对方自发自愿地改变。
这种纠结会让人莫名其妙地烦躁。而多数人最终找到的出路就是埋怨对方:你为什么不跟我心里想的那样?
那怎么摆脱这种纠结呢?
既然这种纠结的根源,是爱的两面,控制和放手,那也相应有两个办法:要么选择继续要求和控制,要么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
如果选择了要求和控制,那就应该只看对方的行为。无论对方眼神里流露出多少的不情愿,只要人家做到了,那你就应该高兴。
而如果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那就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对方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而且不是你想怎么样,对方就能怎么样。你就要去放弃控制和要求的想法,能做的只有去爱对方,然后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如果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那就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对方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而且不是你想怎么样,对方就能怎么样。你就要去放弃控制和要求的想法,能做的只有去爱对方,然后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