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教育》——[日]原研哉
序——没意识即资源
细腻、严谨、精致、简洁。这样的价值观存在于社会底层。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仔仔细细的手势一个司空见惯的日常空间的细节,都只是一种常识,虽未没意识,也许就在这种日常之中吧?
这种“美意识”对于制造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只有制作东西的人与喜欢这个作品的受众有所共鸣,作品才能在文化环境中孕育成长。
日本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只能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技术”来生产工业产品。
美意识就是运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技术,创造尖端技术的资源。
幸运的是,日本没有自然资源。
日本是一个能准确呈现质朴节俭与性能科学性的国家。
引领技术、生活以及技术前沿发展的,是轻轻颤动着的、深入感觉世界与未来的感知力,所以要将目光聚焦于此。
正是因为没意识的相互竞争,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1.移动——设计的平台
-
面向饱和的世界
我们必须展示出足够的存在感的热忱与责任。首先就是多角度的去研究、预想自己制造的产品的文化内涵。
就是使命感使然吧!
既然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如果不参与到从中收获文化的过程,一切就毫无意义,也就辜负了职业赋予的使命。
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将想象、记忆、理解以及个性的种子带给他人
即使没有成功,倾尽全力思考出来的成果也会成为创意储备。积累的越多,就能越能增强创作人的潜力与不爆发力。
-
展览“日本,车”
便于乘坐、易于操作的日用品汽车。
人们追求的式功能和效率,以及恰如其分的体现功能和效率的设计。
日本汽车独一无二的特点:TANTO 契合轻型轿车,最大限度的利用长、宽、高空间构成的最简单的方形盒。
对配置过剩问题心生厌倦的世界,肯定会开始寻求精悍的“小巧”,而它就蕴含在小货车里。
白色更容易让人排除掉颜色的干扰而静下心来关注汽车的内在。
盆景融合了人工和自然,象征了富有细腻的鉴赏感知力以及精致的浓缩感的技术。
-
对移动的欲望及未来
人类会在未来追求什么呢?来思考一下未来移动的方式吧。
并不是只有技术才能改变环境。
想要这样的东西、想要这样的移动,诸如此类,人的欲望才会印发颠覆性的变革。
技术的进步,价值对于移动的欲望的变化,包括城市、道路、通信、交流,环境的本职都在转变。
电动车蕴含的式“顺畅的移动”这一理性的诉求及其里表关系。
被大量的、无意识地渴求着地东西才是产业的本质。
人类本身有一种带着自负的原始欲望,想要运用尖端技术,让自己孤独地置身于一个没有人工痕迹的季度自然的环境之中。
假象和构思,以及可视化才是设计的特征
2. 简与空——美意识的谱系
-
柳宗理的水壶
柳宗理设计的水壶,尽管只是一件平凡至极的日常用品,但却好像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存在感,让人不由得感觉非他莫属。
柳宗理的水壶的出色之处,就在于能够让这样的日常行为进行的毫不费力,自然妥帖。
把手的适手感、足够饱满的壶嘴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呈现着一种笨拙感,但让人感到安心。
设计不是造型。有计划、有意识的制作物品外形的行为确实是设计,但设计有不止于此。它不单单是创造的思想,还是通过物品探寻生活和环境本质的生活的思想。因此和制作一样,探寻之中也包含了设计的初衷。
一点点去发掘交织于环境中巨大的智慧几点的过程,就是设计的妙趣所在。
从平常没有被注意到的环境中,找到认识他的线索,你就能看到一个鲜活的世界。
纸的纵横比例被设定为根号下2:1,这个设定使得纸张不管对折几次,纵横比例保持恒定。
精良的设计就好比高精度的球,高精度的球诠释出宇宙原理,而杰出的设计表现出人类行为的普遍性。
如果设计补贴金人类行为的本质,生活与文化都不会成熟。
以启迪生活为目标来探求物品的形态。
随河流裹挟而来、经历磨砺后成型的鹅卵石,人的使用也会为生活工具带来必然的形体。
带着理性和科学性来规划自己未来生存环境的决心。胸怀志向,设计形体,构建环境。这就是设计。
-
简单是何时产生的
简单,就是站在复杂、冗长、过剩对立面而被认知的概念。
人类聚集起来建立集团的时候,不论是村寨还是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向心力以保持集体的团结。
人们开始率真的重新衡量资源和人类行为、形态和功能的关系,最大限度的高效运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态度显示出全新的理智的光辉与形态之美,这就是简单。
有时候人们会疲于对简单的执着追求,于是就容易放纵自己。
如果你专注地透视整个架构,就会看到世界一直以简单为中轴旋转着,而且在任何瞬间都不曾停止转动。
-
“空”的丰富性
日本文化的核心美意识——“素简”。
正是以完全相反的极致朴素对抗舶来的豪华,日本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知的升华。
人们将可以承载人的情感与想象的空荡荡的差事设定为“虚空状态”,并加以运用。
茶道的无穷妙趣就蕴含在这些装饰之中。但是发挥作用的不是情景再现,而是一种“素简”的创造力,它刻意控制整体装饰,消除存在感的干扰,促使观者主动的发挥想象、补充整个场景印象。
因为空无一物,才能承受一切评价。
空间产生空寂的留白和张力的“插花”,以及融汇了人的情感,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庭院”。
-
阿弥众和设计
日本的设计师不单是创造美,还被赋予了运用美的职能。
文化总是与驾驭时间的力量息息相关,同时又与之对抗。
为了掩饰力量本身夹杂的丑恶与罪恶,他仿佛总是将这种需要视为文化的起源。
有才能的人们不仅制造“物”,还通过策划“事”来呈现美,并开始在艺术界施展才华。
3. 家——居住的洗练
-
生活方式
日本美学意识的核心之一是从简谱和虚空中找出价值的敏感性。
不经历混乱,也绝对无法达到洗尽铅华的洗练。
日本的文化天赋是恰当的利用已有的东西,而只有拥有了智慧才会得到满足和幸福。
科技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讲高水准的没意识和洗练观念应用到技术上。
-
打造家园的智慧
我们可以将持久耐用的结构体“毛坯房”和具有充分灵活性的室内装修“内饰”分开来考虑。
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社会,每个人都开始从工作方式、生活节奏,包括兴趣爱好中找到自己的个性。
欲望的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长在这片土壤的树木的长势和果实的质量。
渴望中渗透着细腻、严谨、精致、简洁这些传统没意识的要素。
要怎么做才能获得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浑然一体的“住宅的形状”呢?闭上眼睛指向自己的“内心”即可,将自己的家健在自己最重要的生活中心的位置即可。
如果你买了一个便于操作、密封性有好的水龙头,每次用水的时候会感到很幸福。
-
无的富有
要是住宅空间干净整洁,关键是尽可能使物品从房间中消失。
并不是被拥挤的物品保卫者就是舒适。“空”的简洁才是孕育崇高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土壤。
简洁利落的居住空间都是布置简单的,实际上当你住在这个房间时,会用到的物品并不多。
你想活得自在,双手什么都不拿才是便捷。
正是因为是极致简约的环境,才能讲究到对一条毛巾材料的苛求,让客人享受柔软的浴袍,让肌肤体会细腻感受。
在使用物品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能表现它潜在之美的空间和北京,肯定会产生出生活的喜悦。
问题的本质不是如何创造出魅力,而是如何复原可以感受这些器物魅力的生活。
我们正在逐渐失去的是欣赏、享受生活空白的感知力和契机。
现代产品,重要的不是豪华和拥有的数量,而是使用的深度。
如果没有更好使用它的途径,物品就不能实现自身价值,隐含于物品的生活品质感也不睡释放。
与其拥有,不如抛弃,重建生活形态的线索就在于此。
在空荡荡的餐桌上摆上筷枕,筷子在上面整齐地放定,这不就是一种生活的富足吗?
-
出口日本的家
家,正在不断加快高科技化、智能化的脚步。
环境会开始悄无声息地与人的身体产生沟通。
如果地板能够感知血压、脉搏、体重、体温等各种身体信息,那么身体就能通过地板与环境产生对接,人与人就能通过住所进行思想交流。
4. 旅游——文化的基因
-
日本的眼光
- 利用自成一体的待客方式和饮食,让客人们享受到由于西式高级酒店的服务。
-
别样的视角
安缦居的特点就在于它充分运用当地的景观、风土人情、传统、形式等各方面的特色,把酒店当成最高层次的文化产物来构建、经营的姿态和理念。
经营高级度假酒店与经营酒厂一样,保证利润的同时也要力求实现理想,而关键在于如何分清实业与艺术的界限。
经营者必须同事精通美学与经济,才能在如履薄冰的条件下凭借拿捏的恰到好处的分寸连续出手赢得胜利。
经营者的成败取决于如何让顾客在住宿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愉悦感并心甘情愿的支付相应的费用。
通过周到的服务改变顾客对度假村的欲望形态,快速加深顾客对异国或异域文化的兴趣,这就是欲望的教育,也就是这项生意的本质所在。
这是由于世界文化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文化与环境的配合也随之越发敏感。
让客人将在酒店度过的每一个瞬间和刹那都想糕点师封包苹果派一样封存起来。
所谓插花,就是让空间富有生气。
只有控制数量,体验的设计才能为每个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
关于亚洲式度假村
“度假村”意指休养、游览的地方,同时他的词源含有“偶尔为之”的意思。
标榜差异的控制以及欲望的教育的设计。
致富、实现梦想的过程总伴随这冒险,说不定还得接受身心的磨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的不幸。”
走固定模式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近路。
人类生命本源中自我更新的力量与植物的力量产生了共振。
科技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与大自然抗衡,相反,他与自然的亲和性会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增加,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
与其说在工作中发现了生活的价值,倒不如说通过工作创造了活力与热情。
试着把脑力活动当成充电时间吧。
这才是设计,构思梦想并为其指出通向现实的道路。
-
国家公园
冬天打稻草、春天享受黎明的阳光、夏天缝补浴衣、秋天静静赏月,人们将情感寄托于斗转星移之中。
信息设计的目标在于向使用它的人们提供帮助。
国家公园并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人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珍惜自然的时候于潜意识中构造而成的悟性的一连串构思吧。
克制、尊严、荣誉之类的价值观才是相对姐姐设计本质的。
-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传达设计必须做到克制该克制的元素,注重剖析其本质作用。
传播设计的目的是引发受众的主动性。
5. 未来的素材——“事件”的设计
-
触发创意的媒介
“石头”唤醒了人类的手与感觉,推动石器时代向前发展。它也唤醒了人类“做到更好,做到更好看”的意识。
纸的触发力首先在于它的“白”,其次在于它的“张力”。
纸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紧张感,一如座无虚席的安静音乐厅里独奏的小提琴起音时的感觉。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融合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两者之间按的界限而非形成对立。
注重于如何用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形式将它的魅力与附加值表现出来。
比起在工作中设计“物品”,我更倾向于设计“事件”。
所谓设计,就是看透物品本质的技术,并在其被运用到产业规划中时,产业潜藏的可能性的可视化。
-
时尚与纤维
Vogue杂志:时尚并不是指服饰或者配饰,而是人类存在感的竞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生而不同,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养成各自的习惯与癖好,而如果将这些种种照单全收将错就错的话,人就能具备大叔那般动人的力量。
有魅力的人也会穿一身由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全身心投入设计出的高级服装。
比起光鲜的外表,更想成为有存在感的人。
本质上时尚即是人生的艺术。
只要能打动人心,任何话题都能成为潮流。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创作
不求受到全世界的好评,只在世界范围内自主发挥作用。
受到评价这件事是被动的,它需要依靠某些巨大的力量或者文化本经才能存在。
当然谦虚学习是很重要的,不过有时候要像鸡头那样,勇敢地探出尖尖的喙。
就算是于东洋静静萌发的文化,只要它能够有助于世界,便应该让他在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世界不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是由各种意象组成的。
想让事情成功的这一种持续的自主的激情。
所谓设计“事件”,就是将这种不灭火种一般的意志转换成活灵活现的意象,传达、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情感当中,这就是我的工作。
设计最重要的不是决定一件作品的用途之后再考虑它的形式,而是将其潜在的可能性可视化。
-
在异国探寻日本的未来
- 展览本来是用来介绍过往成果的,然而从这场展览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未来的世界。
6. 生长点——未来社会的设计
-
东日本大地震以来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里将会孕育出人类智慧的新高度。
日本人身上有接受世事无常的精神,所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做好接受命运的心理准备也是必要的。
关键在于如何在重建规划里加入吸引年轻人搬到这里住得魅力与愿景。
这种结构不是中央集权式的上情下达,而是将着重点放在接受各种意见至上的包容结构。
重建方案的价值并不在于最终是否被采用,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带来勇气、振奋人心。
-
工作室设计方针
- 不作演绎性宣传
- 不作过分的主张
- 尽最大可能保证登载内容的准确性
- 以简单易懂的表现手法向世界人民传递信息
-
承认的原则
所谓进化,就是提高感受物品及信息“平衡”、“均衡”的灵敏度。
“解放”与“共享”这两个促成连锁理性的社会意识中蕴藏着特殊的压抑感。
最终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互相体谅的关系”将会在今后发挥重要作用吧。
让自己回归到某种状态,超脱成人世界的原则。
-
从北京眺望
我们认识到自身民族的文化独立性是宝贵的。
我们不希望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混合在一起最终成为毫无个性的灰色地带。
本国文化的创新以及推动它继续前进的所有努力,最终都会为我们的幸福感及充实感增加筹码。
设计这个概念是让人们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以及文化的骄傲的一种经营方式。
思想被咀嚼消化之后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举办展览,让大家看见潜在的东西也是设计的重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