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钱观,关于对家庭的规划。真心不喜欢,但是对于死守一份死工资的我们来说,省吃俭用,外加储备一份家庭应急金非常必要。在广叔,婆婆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给家里每人各买了一份保险。此后的每个月也开始了强制性储蓄(工资卡自动转账到余额宝)的事项。这个对毫无理财规划的我来说是比较便捷的方式,也容易接受。此后余额宝的钱自己基本就算是别人的了,我这个人懒得关注非我的东西。倒也开始有了存款。这点广叔还不知道呢,暂时算是“私房钱”吗?广叔的家庭规划里有车,俺对车却没有特别的感觉,老隆这小旮旯,有部自行车就可畅通无阻,何必再添部车添堵。至少贤哥五岁前,我还是对车没多大需求。以前还想着老哥有车就行了。可能是我怕死,总觉得走路,自行车才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可能我不自信,总觉得把方向盘交到自己手中容易错失方向……家庭规划里还有夫妻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设计,期待中!
对于贤哥,我是他母亲。我的使命从十月怀胎就开始了。贤哥面世之后更觉得任重道远。以前的潇洒任性,口无遮掩在他面前通通收起,害怕一不小心被小家伙模仿了去。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也都戏谑“以前欠下的今天都要还的”,呆在厨房里补课。贤哥肠胃不好,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以前不曾关注育儿心理,小儿推拿,现在也统统要补习。爱他便要懂他,照顾他,支持他……捏脊,摩腹在他身上有了效果,甭提有多开心了。这样也让为娘越学越起劲。最近的几天里,贤哥爱心泛滥,一言不合就亲亲,爸妈可高兴坏了。今天发现他玩一件东西很久,关注度高,我们也小心地不去打扰他,在一旁静静陪着,偶尔在他抬头看我们的时候回应他一个笑脸或者“你真棒,我们把***玩那么久”。面对这样的一个“小怪物”,有何理由不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他也变得优秀?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我承诺给贤哥的使命。
对于学生,我是一位老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己离这个标准还差天离地的远。于自己,专业知识基础不够,很多书籍自己可能看过,往往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于自己我也有很大的困惑,究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受教育是为了什么?现行的教育模式真的有效么?今天听了“家风,是最好的不动产”,里边提到教育的意义是“向内寻求幸福的方法”,自己蛮同意的,人来世上一遭挺不容易,再不好好享受生活,貌似多少说不过去。这里的享受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在自律中不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做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很多孩子表示对学习没兴趣,学习很枯燥,很乏味,每天满满当当的课程,正在长身体的他们严重睡眠不足……显而易见,他们在学习的道上并不幸福!那怎样能让他们在关注成绩分数的同时,又可以学得开心,玩得尽兴呢?这是我的使命。语文更多的是要教育孩子学会更好的生活,面对将来的选择,能够坦然,淡定。向内好好地找到幸福的方法!
对于母亲,我是她女儿。一个在她人生后半生都参与的人,我的使命是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