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从具体的事上实现的。幸福人生首先凡事向内预备备 ;然后成长对话,不吵架;才能结构完型向未来。听院长讲课是一种享受,也是沉浸式的成长方式,有千人作伴的学员相伴,更加珍惜这种学习模式。
看《觉醒年代》一段视频,感触很深,感慨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有境界有格局的人在引领着前行,因为他们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实力。
当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请留学博士胡适在全校发言 “大学与中国高等学问之关系”,胡适开头用英语说了《荷马史诗》一句话:“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在场的保守派辜鸿铭立马进行了反驳: “尊贵王者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谨慎行事。给你一句忠告,不要置之脑后。你的发音不是英国伦敦绅士的纯正发音……”。随后说了一串流利的英语。
全场一片肃静,只见胡适彬彬有礼地说: “初次见面,劳烦辜教授教诲,十分荣幸!”“我不在乎它的语言、语音、语调,不在乎他是正宗的英国伦敦腔还是下等人的发音,在乎的是内容……,这句话是我们北大学人对一个旧的中国、一个旧文化的宣言,也是我们对于办好一个新北大的郑重承诺。”全场雷鸣般地掌声响起来。
面对辜教授的挖苦,胡适没有反向挖苦,而是位置认同,明白自己站在演讲的讲台,所讲的关键点是内容,而不是发音等形式。这就是一个成熟的人,面对别人的攻击也好,面对别人的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也好。凡事向内预备备,正确表达自己感受。没有攻击吵架,一切看向未来。如果此时他用生气反抗辜教授,那只能证明他无能,如果他愤怒无话可说,那只能证明他恐惧,如果他着急的口不择言,那只能证明他力量不足。所以,有实力好多事都不是事,有格局好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看你有多大的“心脏”了。
王纪琼说: “这个世界不是为我们定制的,不是我们高兴了,就要艳阳高照;我们不高兴了,就要阴雨连绵。人生在世,注定有人喜欢我们,有人不喜欢我们,我们需要愉快的和爱我们的人,喜欢我们的人相处;我们更需要智慧的和不爱我们的人,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处”。这才是人世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