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厨房

1

2019年的中秋晚餐

微信朋友圈,有众多好友对我是又恨又爱。他们爱看我发的私房菜图,又恨我常常深夜发照放毒。

为了霸住微信圈美食达人的名号,我还真琢磨做过很多极具个人特色的菜。

直到昨天有个好友幽幽地说:你很久不发菜了,我最喜欢看你发的菜,色香味俱全的。

这一夸啊,我就将自己一人做全套的中秋节餐桌图发出去了。

给生活仪式感,那就在节日认真做节日餐。

荤素搭配,颜色多样
鲜花是节日的庆祝


2019年做红烧肉才是真爱

2

2018年的中秋午餐

去年的中秋,几个单漂在长沙的徒弟吵吵着要吃我做的粉蒸肉。

直到现在,做粉蒸肉,我不用成品袋装米粉,总感觉那米粉透着一股陈腐的气味。坚持自己碾碎糯米后,自己拌调料,最后将米粉均匀地裹在排骨和切成片的五花肉上来蒸。

五斤五花肉五斤排骨做了两大蒸锅粉蒸肉,配菜是蔬菜水果。

在园子的亭子里放上大圆桌板,大家吃得奔放洒脱,像野餐。

唯有美食与情感,不可辜负。


主菜粉蒸肉,素菜水果陪衬
大锅粉蒸肉,有丰收的景象

3

第一次纯西餐家宴

某一天,找一个西餐大厨学了煎牛排秘技,外面要煎得焦香,切开咬起来牛肉又很嫩,没有任何调料,只撒少许盐在牛排上。

买了澳洲牛排,又买了全套西餐餐具,先自己试味了两次,确实美味。

找个周末,大张旗鼓地做了一次西餐。

家人和客人吃得眉开眼笑,我就一直在厨房煎牛排啊煎牛排。

等到最后,我闻味道都闻饱了。

自此之后,唯有儿子提要求想吃牛排,我才小范围煎煎牛排。

自我煎牛排后,儿子外出吃牛排只吃我学技术的那一家,也是全长沙牛排卖得最贵的一家。

那些冲动的消费,都是脑子一热进的水。

这些漂亮盘子,沦落成果盘

多人吃饭,还是中餐简单

4

我走了很远的路,爱家乡美食成病

我是湖北人,对于家乡餐食,我有执着的偏爱。

家乡的腊肉,和四川湖南贵州熏过的腊肉不同,是风干的。

在湘菜名满天下的湖南,风干的腊肉是要被嫌弃的。可我父亲每年都要找乡下最好的土猪肉,选取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做成腊肉给我。

自从有了不粘锅的平底锅,父亲送的腊肉我就会做成让人吃了就喊香,想到就留口水的吃头。

家乡的炒豆皮,这是小时候,奶奶做给我吃的美食。奶奶做饭的灶台,灶台前的小桌子小板凳,是我解馋的乐园。

在冬至过后的三九天,我最喜欢加点腊肉大蒜叶炒一碗干香的豆皮,配上一壶红茶做早餐,这也成了孩子放寒假点单率极高的下午茶点。

家乡的霉千张卷,煎得焦黄,配上湖南的剁辣椒,也是冬天我定期的慰籍。

唯有冬天,这些新鲜食材可以通过淘宝采买。

走了很远的路,早已他乡做故乡,回不去的故乡,唯有借助家乡的美食不相忘。

我吃的不是家乡特有的风味,是一份相思成病,无处安放的乡愁。

风干腊肉,是肉之本味香

我用炒豆皮,连接奶奶的爱

煎霉千张卷,是乡愁。

5

返璞归真的素食

最后上个素菜集锦吧,这是有一段时间迷恋素食+境界菜的成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