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见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原因时,你就与过去深处其中的状态产生了剥离,便从过度卷入的旧有模式中跳了出来。这时候,带给你痛苦的旧有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01 看见即疗愈的意义
《都挺好》将原生家庭创伤的议题燃了起来。
心理情感公众号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剖析这部剧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索取、隔离、重男轻女、假性亲密、施受虐、功能型养育等等,读起来都有道理,却也有一种扎心之痛。
虽然痛,也显得怨声载道,但我还是觉得,这是好事情。
大家可以通过一部剧,一篇篇文字,去碰触被自己遗忘的感受,激发了哪些情绪?唤起了什么记忆?反思了自己什么模式?
这个过程,也是在经历“看见自己”。
看见,便是疗愈的开始。
看见即疗愈的意义在于,当你看见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原因时,你就与过去深处其中的状态产生了剥离,便从过度卷入的旧有模式中跳了出来。这时候,带给你痛苦的旧有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看见,也是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潜意识一旦浮上水面,疗愈就发生了。
0 2 代际创伤,源于陪伴
当然,疗愈还可以走得更远,我们可以多一步觉察,我们可能会好奇:
为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
为什么身体疾病会在家族里代代遗传?
为什么代际创伤像魔咒一样传递了下来?
……
家庭代际传递理论奠基人穆雷.鲍文认为,任何一个家庭的情感过程,都是从上一代或上几代传递过来的。
情感过程有温暖的,也有伤害的,爱会传递,伤害也会传递,传递下来的伤害,心理学上称为代际创伤。
这里要再强调一下,代际创伤不是一代的参与,而是经过了很多代的传递。
当我们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时,对父母是极不公平的。或者我们又说,父母也是受害者,爷爷奶奶才是主谋,这又把爷爷奶奶的功力,看得过于高深了。
非要给问题追踪溯源的话,可能要在清明节,把我们的老祖宗请出来盘问一下。
老祖宗早已入土为安,我们不好再去做这种不大有意义的事,但作为家庭成员中较新的一代,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来疗愈曾经的伤口,并削弱继续向下一代传递伤害的驱动力,结束这种强迫性重复。
在探索中,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力量让代际创伤如此顽固地传递了下来?
在我的感受里,代际创伤发生的最深层原因,不是利用,不是索取,不是付出,也不是牺牲,而是源于家人间最深情的陪伴,尤其是子女对父母的陪伴。
对父母的陪伴,也是对家族的陪伴。
0 3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陪伴的意义在哪里?先讲一个故事。
三年前,我参加过一个精神动力团体小组,成员全部是女性。
有次,一个组员倾诉了自己13岁时,一个人打面包出租车去补习班,面包车后车门对她来说很难拉开,她选择坐在了副驾驶位置,结果被司机一路摸大腿……
她开始是不带感情色彩地陈述这件事,讲完,她情绪突然崩了,哭着说:“当时我身体僵住了,心也冻住了,我什么反应都没有,我当作没看见,下车时,我还给了他钱。”
听到这里,房间里一阵沉默,大家都是来访者,都不擅长回应别人。
沉默给了她更多沉浸于自己感受的空间,她用了数张纸巾后,继续说:“这件事过去了二十年,我从没告诉过任何人,我感到非常羞耻,最让我羞耻的不是被占便宜,而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当时什么反应都没有?!为什么任由那个老男人摸了一路?!刚刚我才明白,我被吓坏了,吓得冻住了……”
大家依旧沉默。
她定格一会,眼睛猛地喷出怒火,恨恨地说:“如果是现在,我一定要捅他一刀,我绝对要捅他一刀!”
她的故事讲完,我胸口闷了起来,因为我中学时,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也曾遭遇过咸猪手,当时也是僵住了,一声都没吭。我忍不住也倾诉了那段经历,那也是被尘封多年的记忆。
讲完后,我压抑多年的恐惧、羞耻和愤怒也随眼泪流出,同样地,没人安慰我的眼泪。
接着第三个人,讲起自己小学六年级时走在巷子里,突然被一个男人袭胸,她吓哭了,跑回家告诉妈妈,非但没有得到安慰,而是迎来了一痛责骂,骂她走路为什么这么不小心……
再接下来,有人讲自己小时候,被同村大男孩哄骗着玩生孩子游戏时,很害羞却不会拒绝;有人讲自己在大学时,被男同学强行夺去了初吻,很愤怒却不敢扇回一巴掌;有人讲自己在行业酒会上,请求跟一个潜在大客户交换名片,对方却故意开玩笑,递给她一张房卡……
一个人的记忆,串起在场所有女人的记忆。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伤痛中,都顾不上去安慰另一个人。最后,大家却含情脉脉地表达,这次交谈无比温暖,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被真正理解了,感觉自己被深深疗愈了。
那次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人勇敢地打开自己的伤口,倾诉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时,得到的最大安慰,不是鼓励的言语,也不是拥抱,而是发现,听TA故事的人,恰好跟TA有一样的经历,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你是忧伤的,我也是;你是孤独的,我也是;你有故事,我也有……
很多时候,对悲伤最大的疗愈力不是阳光,而是悲伤本身。
用悲伤去陪伴悲伤,才是最深度的共情。
“我和你一样”,是世间最深情的陪伴。
0 4 陪伴,是主动的选择
“我和你一样”这种陪伴,一直在家人之间发生着,代代相传。
朋友之间“我和你一样”,是你的一个记忆,勾起我一个感受相同的记忆;而家人之间“我和你一样”,要刚烈的多---你是什么样,我就变成什么样。
无论你是完美之神,还是丑陋不堪,无论你是慈悲为怀,还是十恶不赦,我都和你一样。
你酗酒,我也变成酒鬼;
你强势,我也学会独裁;
你抑郁,我也开始吃药了。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和你站在一起,只因我想陪伴你,不舍你一人孤单面对。
比起家庭代际传递理论,比起性格会遗传,疾病会遗传的说法,我更喜欢“陪伴”这个词,因为传递也好,遗传也好,都是经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是被动接受者,而陪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也许我们意识层面上对父母是拒绝的,但如果探究潜意识,会发现大部分是主动选择了追随父母。
追随就是陪伴。
比起停留在自己是被动受害者的感知,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在伤害中,也有主动性的参与,才会真正愿意与创伤和解。
这种不计后果地去主动陪伴,形成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动力,紧紧将家人链接在一起。
一个家庭中,会有各种复杂的动力,相互冲撞,彼此拉扯,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家庭系统,其中的动力,称为家庭系统动力。
家庭系统动力有很多种,我目前还没查到有关“陪伴动力”的相关文献,家庭治疗专家沈家宏老师也说,家庭系统动力是个新领域,能够参考的文献很少。我想,“陪伴动力”暂时可以归属为家庭文化动力,但我感觉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类,因为它如此深情,比文化动力有更多的意义。
不过,心理学本就是在感受中发展的,比起理论文献,我更相信感受带来的启发。之所以有这种感受,也是因为在咨询室,我见证了太多用悲伤陪伴悲伤的家庭故事。
母亲一生不幸,孩子潜意识中,一生都会拒绝成功;
孩子身患重疾,父母恨不得拿命去换回孩子的健康;
奶奶半生孤苦,被她养育大的孙女会用各种方式破坏自己的亲密关系……
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样的深情,可以让一个生命为了陪伴另一个生命,主动放弃自己。
这种深情,我在中国家庭中反复看到,如今我们将之批判为伤害,但往往伤害的背后,是最深沉的爱。
我们需要看到伤害,因为只有看到伤害,我们才可以释放积压的情绪,但看到伤害,不代表要否定爱。
0 5 彼此陪伴,是一种安全
陪伴的驱力,使家人间形成一种默契,默默站成一种队形,保持一致性。
一致性的形成,除了爱的表达,我想,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也许是认为家要保持整体性,也许是这个世界实在太孤独,也许是家庭之外的环境十分不安全……
一致性的保持,最终也培育了家庭文化,家规家风。
表面上父母逼着孩子要像他们一样,其实也是源于他们希望养育符合家族特质的孩子。
养育出符合家族特质的孩子,是出于对他们父母的追随,也是出于对家族的忠诚,更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这都是陪伴的表达。
符合家族特质的养育,是熟悉的,也是忠诚的,熟悉的才安全,忠诚的才会得到祖先的眷顾,父母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安全的环境。
有时候我们爱得笨拙,陪伴的方式有些愚蠢,但不会爱,不代表不爱,不会陪伴,不代表陪伴没有温情。
0 6 陪伴,可以更高级
当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去表达爱和陪伴。
陪伴也有不同层次,站在一起是一种陪伴,用悲伤陪伴悲伤是一种陪伴,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陪伴层次。
虽然这种陪伴让伤害久久延续,但这就是家人间爱的表达,血浓于水的爱就是不理智,就是没有道理,因为它出于本能。本能是不能用理智和道理来定义的。
为何家会伤害?因为爱得太深。
理解了我们熟悉的陪伴,我们才有能力去理解更高层次的陪伴。
再高一层次的陪伴是:
无论你身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你在我心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随时随地,我都能感受到,你和我,很贴近。
最高层次的陪伴是:
无论你经历天堂还是炼狱,我都尊重你的命运;无论你是喜悦还是哀嚎,我都尊重你的情绪,因为我深深理解你的选择。同时,我也尊重我所经历的一切,因为我也深深理解我的选择。
我和你不同,但我很确信,我深深爱着你。
也许,你会感受到,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陪伴,都是源于爱。
血浓于水的爱,难以言说,却能激发出各种情绪。
(备注:文中案例经过技术改装,图片源于百度和pexels.com)
作者简介:清心,本名高予清,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硕士在读,壹心理认证作者,豆瓣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高予清(gaoyuqingxl)
如果你生活上,情感上有所困惑,可以客观、详细描述事件、困惑点及诉求点,以邮件的方式发给我,并接受清心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清心愿意为你免费解惑。不接受私信形式免费咨询,谢谢理解。情感邮箱:17049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