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班回到宿舍,微信名叫依然的舍友正在洗澡。等她洗完,我便接着去洗。
我洗完澡出来时,周妹已经回到宿舍,正坐在床边津津有味地刷着手机。我把秋衣秋裤放进洗衣机快洗,然后拖了一遍地板,又漱了口。忙完这些,周妹依旧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丝毫没有起身洗澡的意思。我忍不住问道:“怎么还不去洗澡?是不是还有什么安排呀?”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说道:“哪有什么安排呀,昨天晚上把优秀奖奖金都用来请客吃掉了。今天在四楼帮忙,站了一整天,脚都累坏了,想先休息一下再去洗。”
我惊讶地反问:“你们一楼的卫生都搞完了吗?怎么就到四楼帮忙去了?”
她笑着说:“一楼都放假好几天了,卫生早就弄完了,机器也都包扎好了,地板还重新刷了漆。我都在四楼帮忙好几天了,主要就是在那儿值班。”
我又问她春节期间值不值班。
她说:“不值班,家里80多岁的公公不知道还能过几个年了,我得回去陪他老人家过年。”
我说:“主要是现在厂里一般都不安排女工值班,不然我觉得值班也挺好的,毕竟有三倍工资。”
她回应道:“前年厂里还是安排女工值班了,只是去年没安排。不过就算安排我值班,我也不会去。我双方父母年纪都那么大了,而且我公公很讲究,大年三十和初一一定要在家里陪着他,而初二回娘家拜年都不能去迟了,他说这是传统文化,他自己的女儿也要回来。”
我笑着说:“你公公这么大年纪了,还挺明白事理的。”
她接着告诉我:“我公公以前是老师,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自己还存了三十几万。不过,我们做子女的,逢年过节和他生日的时候,还是会照样给他打红包。而且我公公婆婆离婚了,公公再婚后又分开了,婆婆也另外改嫁了,所以我每次都得两边打红包。”
我对她的话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她公公既然是老教师,退休金怎么一个月才3000多呢,一般不都有6000多吗?二是她公公已经80多岁了,有30几万存款,每个月还有退休金,为什么她们还要给他打红包呢?”
她解释说:“我公公以前是民办老师,可能直到退休都没转正,所以退休金只有3000多。”
她还说:“子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老人有没有钱,做子女的该给父母拿钱的时候还是得拿。”
我说:“像你公公这种情况,做子女的其实可以不拿呀。他每个月有3000多退休金,还存了几十万,身体又健康,生活也能自理,万一生病还有公费医疗。而现在你两个儿子都到了适婚年龄,正是用钱的时候,而你又说你们家的存款还没你公公的多,虽然一家四口都在上班,但工资也都不很高。”
周妹听我这么说,有些生气似的激动地说道:“邓姐,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情问题。就像你现在在上班拿工资,逢年过节儿子们给你发红包,你心里不也挺开心吗?”
我连忙说:“那当然,我不是说你们不该给你公公打红包,我只是想和你探讨一下现在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好多有退休金的老人,自己存了几十万,而子女们正处在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这些背负着重担的子女给比较富裕的老人打红包,很多老人还欣然接受,有的甚至规定子女一个月给多少,我觉得还是没必要,子女压力那么大,老人却得了钱又存进银行。虽然老人百年之后钱还是会分给子女,但我觉得80多岁的老人自己已存了几十万,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余生也差不多了,没必要再把子女孝敬的钱存到银行,而子女却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妹说:“道理是这样,但中国几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不能丢。”
我看周妹坚持自己的观点,再继续讨论下去怕她又生气,这种问题本来就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于是就识趣地闭嘴了。
我想到自己的母亲也存了些钱,哥哥、姐姐们花了将近10万元给她买了社保,现在每个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钱也花不完。我们条件不太好的姊妹给她钱,她一般都不要,但条件相对好点的哥哥和二姐给她钱,她还是会收下,而且她一般舍不得花自己的钱。
我也不确定自己这样的子女算不算没有孝心,反正我觉得老人要是有足够的钱,每个月有退休工资,又不用请人照顾,其实可以不收子女的钱,只要子女有那份孝心就行。
我认为像这样不缺钱的老人,缺的不是红包,而是陪伴与温暖。做子女的平时多打电话问候,多抽空回家看看,给老人买些生活物品,帮老人做点家务,陪老人聊聊过去的事情和家长里短,这才是最好的孝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