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写了文一般在四个地方发:简书、微信公号、头条号和绑定微博的博客。
微博用的时间长,而博客更长,这个算是传统新媒体了,大家比较清楚,就不多说了。
今年内按顺序连续开了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和简书。重点比较一下这三个。
微信红利期已过,现在吸粉很困难,不像前两年,全体微信用户好像都是自己的粉丝。做了将近一年,粉丝数也没到一千,太惨淡了。
头条号商业化气息太重,其机器算法推荐固然避免了人工推荐的弊端,但毕竟机器不是人,没有人的理性思维,过于标题党。
头条号的阅读量完全依据推荐量,没有推荐就没有阅读,所以其推荐不靠谱,阅读量也就没有保证。有些精心写的文章,没有任何推荐,或者推荐很少,阅读个位数或十位数。有些随便一写的文章,阅读蹭蹭的。比如,今年发的第一篇“剑桥简明丐帮衰落史 ”在微信公号上反应很好、转发极多,但在头条号上反应寥寥。
简书像是更新版的博客,集合了前几种的优点,但也有缺点(以后另文再谈)。
一是写作方便简洁清晰。
简书的界面友好,就是为专门写文而设的,编辑发表文章都很简单。如果我在手机上定文的话,就用简书写最舒心。
二是基本没有删帖问题。
今日头条号的审查比较严,有的没的很多都过不了,弄得人很郁闷。微信公号也有这种审查,有时不知为啥就删一篇。
简书在这方面比较好。我到现在写了一百多篇,只有一篇被下架了。呵呵。因此,作为写文的基地非常好,能存下所有作品。
三是编辑水平很专业。
虽然不同专题的编辑判断标准不一样,但水平都很不错。对文章的判断基本和自己的一致,也就是自己认为好的文,不少编辑也认为好;不少急就章式的文,自然编辑也不买账。
四是激励恰当。
简书的激励措施其实很简单,主要看喜欢、关注两个指标。比如成为签约作者,就要至少喜欢4000、关注2000。
简单的标准好操作,也比较恰当地反应了一篇文章的受喜欢程度。
当然,简书也有打赏。但简书的打赏不是主要激励手段,一篇文章有一个打赏就很好了。而微信公号因为阅读者以粉丝为主,故粘性高些,打赏也多些。头条号是商业化运作,按投入广告量来计算收入,一般是阅读量五千次才能分享到一块钱。
五是最后但很重要的一点:简书基本上是内容为王。
因为简书是人工编辑审核推荐,故内容十分重要,标题党在这里即使有空间,也是建立在内容优秀的基础上。
另一篇写丁敏君的“丁敏君这么烂,在峨嵋派中为啥得宠?”头条号上阅读量才两位数,而在简书上是本熊数十篇文章中最成功的一篇,被收入今日看点、推上首页,喜欢的数十,也有个别打赏,简书微博和微信公号也接连转载。
而“黄药师全才全能,为啥这么让人讨厌 ”一篇反响也不错。
不过,简书的阅读量一直上不去,一般文章阅读过百就不错了。写了一百多篇,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爆文。自然,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简书的机制问题也有一定关系,这个话题下一篇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