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
丫丫看着这组数据,心里想:自己似乎又成了唐僧肉。
没错,换汤不换药,还是原班人马。
只是由在一个平台内,通过反复的变化挂单数据,来套价格差,转变为在几个平台之间套价格差而已。
而丫丫,就是众矢之的。
拉锯zhan,竞相抬价。
其中一方不是真正的想把价格推上去,勇于在那个价位真金白银接筹码。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抬价是在高价位诱惑对手前行,一旦对手真正的站到了高价位,他她们自己马上又掉头了,快速的躲到了对手身后,重新排在低价位,tao避了在高价位真金白银接筹码。
从而又可以套排在前面的对手挂的高价格之间差值,达到套利的目的。
而丫丫,总是站在最高位,好一块唐僧肉呢。
把丫丫当傻子呢……
这雕虫小技,一点都不好玩。
丫丫想起小时候,秋天的稻田里,稻子收割完了以后,一截一截的道草根,远远望去,就像一截一截的小木桩。
这一截一截的小木桩,就竖立在水份快干枯的稻田里。这时候的稻田里,有的地方,就会露出一个一个的小孔或者小洞来,那是通往泥鳅家的路。
抓泥鳅通常是男孩子的事,丫丫从小就顽皮,丫丫可是抓泥鳅的能手。
丫丫记得那会儿,在近干涸的稻田里抓泥鳅,自己就没有失手的时候,总能用食指和大拇指快速的拖出小洞里的泥鳅来。
这些被丫丫掐着两腮拖出来的泥鳅,当它们从地下回到秋天阳光照耀的稻田表面上,也不知道是不是不适应自然光谱的原因?还是被丫丫掐得呼吸不畅通了?
通常它们的身体会有应激反应,具体表现在:它们会快速的在空中翻跟斗,把自己从稻田里弹起来,跳跃到空中,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又快速的摔落到稻田里,然后又快速的重新反弹到空中,接着又摔到地面,又弹起来,又摔下去……
如此反复循环。
如果不是人为的把它们抓起来,养在水桶里,它们会一直这么起起落落空翻下去,它们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它们弹不起来,生命衰竭为止。
丫丫看着眼前不断来来回回折腾的数据线,上来、下去、又上来,又下去……
不油然就想起:小时候,那些在稻田里空翻的泥鳅。这场景是多么的相似啊!
在生死存亡面前,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高大上。物种的生存,我们跟泥鳅也并没有什么两样。
泥鳅用尽毕生的力气,在稻田里使劲的空翻,搏一个能够存活下来的概率。
当年稻田里的那些空翻的泥鳅,如果丫丫把它们装进水桶里,或者把它们放回池塘里,它们就活下来了。如果由着它们空翻,它们必定会把自己来回折腾到最后呼吸停止才方休。
丫丫:“如果我没有水桶,我也不想把它们放回池塘,那怎么办?”
“我只能做唐僧肉吗?”
百思不得解。
简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