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自然人设立的青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募基金)获批于深圳成立,其高管主要由银华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和鹏华基金旗下的几人共同组成。同时,正在走审批流程的由专业个人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已经有20家之多。
此前,我们都知道基金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前者一般由银行系、券商系、保险系、信托系、期货系等组成,但其实早在2013年,《国务院关于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就已确认自然人可以成为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或持股5%以上的非主要股东。
当时《批复》显示,自然人成为主要股东的基本条件是“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在境内外资产管理行业从业10年以上”,成为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东的条件为“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在境内外资产管理行业从业5年以上”。但奇怪的是,截止2015年,都没有一家自然人基金公司成立,反而自2016年以来,由自然人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才有了几家,如汇安基金、凯石基金、鹏扬基金、博道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等,包括新获批设立的青松基金,共有6家。
究其原因,除了资金规模和从事年限以外,主要是2016年以来,对私募的监管越来越严,要求高管人员(包括法人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都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以致2016年相关私募人员纷纷参加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同时还注销了部分空壳公司。
私募基金对接的是高净值人士,要求个人金融资产不得低于300万元,或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得少于100万元,不能主动对外宣传,要给予客户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等,这相对于信托、证券公司资管计划的要求都更高,本身不是很有利的因素,同等条件下,如果能成立公募基金,上述要求都不需要满足。
这,也让基金行业的相关人员创立公募基金的热情和目的更加高涨,比如上述提到的鹏扬基金,就是由私募基金改成公募基金的首例代表,同时也表明当前监管对基金行业的积极态度,希望百花齐放,行业治理更佳。
这对当前的公募基金,是一项挑战,外有互联网金融,网贷,内有私募基金,有自然人设立的公募基金,如果再不撸起袖子好好干,如何让投资者于万花丛中选中你?
而作为普通投资者,也多了一项选择的机会,毕竟由自然人设立的基金公司,他们有股权激励,相比而言会更加珍惜基金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