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永澄老师带着我们阅读《快思慢想》的序言,我读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澄清了一些疑惑,思路都更清晰了。对照台版和英文版,我感觉在文字和概念理解上基本打通了,下一步要能用作者的话讲明白序言部分的结构和观点。
看了序言,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建立清晰的关于“判断和决策”主题的概念库。
二、先不要纠结于细节的理解,先把握全篇文章的结构和总体逻辑。
三、我们在判断事物时竟然带着这么多的偏见,而我们自己一点都不觉得。偏见使我们与事实和真理渐行渐远,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戴上这么多有色眼镜?
下面我将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一一阐述。
一、序言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均来自原文翻译)。
1. 直觉的偏见(又叫直觉思维,直觉思考,直觉性判断,直觉性选择)
* 跟着印象和感觉走,凭直觉引导行事,我们觉得这种直觉和偏好很可靠。....不过,也不尽然。我们经常在自己出现失误的时候还信心满满。
* 与之相反的是依据逻辑判断做出选择。
2. 直觉型统计者
*人们对统计的基本原则的一种直觉感受。
* 感知从小样本中观察到的统计结果的可靠性。
3. 预测角色的相似度
(孩子)自身特点与特定职业特点的相似度。
例如:三岁大却会善辩的孩子将来会做律师。
4. 简单捷径(又叫经验法则,启发法)
人们做出判断的一种方式,以下是”简单捷径“的表现形式:
* 忽略相关的统计数据,仅仅依赖于相似度来作出判断。
* 依靠记忆做出判断(又叫可得性法则)
5. 系统性失误
重点:偏见
6. 决策
面对不确定因素时的决策过程
如:人们在简单的赌博中如何做决定;人们如何在确定的事物和不确定的结果之间进行权衡。
7. 专家直觉
* 专家们的直觉,专家们的辨识,往往很准确。
8. 正确的直觉
如果专家能在新情境中能察觉熟悉的因素,并且采取十分得体的做法来顺应种情景,这便是正确的直觉。
9. 判断和决策的依据来源
* 长期实践的结果(熟练)
* 捷径(启发法)
* 情感因素
10. 情意捷径(affect heuristic,台版翻译))
判断和决策直接受到喜欢或不喜欢感觉的操纵,很少有思辨和推理的成分在内。
11. 快思考
* 自然地凭直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考形式。
* 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的和启发式的,也包括感觉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12. 慢思考
一种更慢、更严谨、更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
13. 系统1和系统2
是两个描述人的思维活动的因素。系统1产生快思考,系统2产生慢思考。
14. 作者的一些观点
1)关于正确判断的作用:
* 正确的判断能有效地干预错误,以降低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经常造成的损失。
2)关于人类思考方式的特点
* 人不是优秀的直觉型统计者,我们特别容易相信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果,而且研究中对样本的收集也不足。
* 人类很理性,很有逻辑。我们(作者和他的研究伙伴阿莫斯)对此并不认同,这种结论很武断。
* 人类的大脑容易受系统性误差的影响。
3)关于偏见及其原因
* 对经验法则(台版书译为“捷径”)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时的成见(台版书译为“偏见”)
* 正常人思考时出现的系统性失误(即偏见),是由认知机制的构造造成的,不是情绪造成的。
4)关于可得性法则
* 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的(可得性法则)。
5)关于直觉
*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表现出很强的直觉能力。我们日常的直觉能力并不逊于一位经验丰富的消防员或医生(专家),只不过我们经历的都是日常小事而已。
6)关于直觉启发法(直觉思维,捷径判断)
核心: 当面对困难问题时,我们经常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而不是回答真正的问题,而且我们通常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置换。
7)关于统计型思维
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这一点快思考做不到。
15. 其它在序言中提到的重要概念,需要在相关章节详细了解。
* 后见之明
* 前景理论
* 框架效应
* 标准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
* 理性假设
* 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
* 统计型思维
二、 阅读方法的选择
一)不要纠结于细节和片段描写,先抓文章的主干和框架,摸清文章的逻辑。
不管看什么文章和书籍,作为一个严肃的读者,都要问自己这样4个问题:
1. 这篇文章/这本书讲了什么?
2. 它是如何讲的?
3. 它讲的都对吗?还是部分对?为什么?
4. 这篇文章/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试着回答这四个问题:
1.这篇序言讲的是作者写这本书《快思慢想》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关于“判断与决策”方面的专业词汇,分析人们在这两个方面的失误,进而减少因判断和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2.序言按照作者和他的搭档阿莫斯的研究轨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来展开,分别在判断和决策领域展开了什么样的研究,澄清了哪些方面的认识,得出了什么结论,产生了什么影响。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如第一部分所述。本书重点在描述大脑工作的两种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
3. 作者和他的搭档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事例展示,得出了关于人类思维偏好的种种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且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验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的选择和决策构成的,如果选择不当,就会让我们陷入低效率,苦闷和彷徨,生活因此而失去了很多色彩,最主要的是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整个人生因此而发生了偏转。所以说这本书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值得花大量时间高标准地研读。
二)一个比较高级的阅读方法:属性阅读法
这是听永澄老师在共读活动中提到的一种阅读方法,虽然老师并没有对它做具体介绍,但我通过后面老师的引导,渐渐悟出了这种方法的一些主要做法。
根据我的理解,“属性阅读法”实际上属于纲举目张的一种形式,把文章提纲挈领地看一遍,勾勒出她的整体架构,也就说能回答上面的问题1和2.。
在具体阅读过程中,针对每一段,看完后读者都要能回答:这一段讲的什么?它的属性是什么?并非问它的大意,而是这一段的性质,是讲观点,还是讲事实,举例子,讲故事,介绍背景等。如序言部分,分为四大块:
1. 本书研究主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2. 作者及其同事过去十年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3. 他们现阶段的研究重点:直觉思考的优劣
4. 本书的结构
在共读期间,永澄老师又提到了一个模型“EAT”循环,即成人学习法。
Experience(体验)+ Awareness(感受)=Theory(理论,观点)
我们学知识,有几个阶段,要想从了解,理解到使用、应用、分析和创新,必须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学习者必须亲身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去感知去使用知识。语言学习是如此,阅读写作是如此,健身训练也是如此,都离不开长期的刻意训练。
从知识输出者的角度来说,要想让听众或读者接受你的观点,你必须提供例子,通过生活实例的描述来让受众感知感受,有所触动,产生共鸣。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不仅要讲道理,还要摆事实,举例子,触发听众的直觉,打动他们的心,动之以情。
序言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心理学和统计学词汇,由此引出了诸多观点,为了让读者明白,作者给了很多相关的例子加以说明,什么是“直觉判断”,什么是“预测角色的相似度”,什么是“可得性法则”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判断一段文字的“属性”,只有明确了“属性”,才能从整体上看懂文章的构造。
三、我们头脑中的“偏见”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捷径(大陆版叫”启发法“)和“偏见”是作者在序言中反复提到的词,我们很多时候都依赖直觉来下判断,没有或者说懒得慢下来费脑筋去进行逻辑推理,因为捷径快,省力,直觉判断发生得如此之快,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就做出了结论,而这个结论往往是错的!
”偏见“对于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如此重要,必须好好研究。
1. 什么是”偏见“?
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描述,偏见包括”直觉判断“,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只从”小样本“的观察中得出对整个群体的统计结果。
这方面我也有体会:
如我有一次在外面住宿,和我同住的是一个来自云南的女孩,我一看她第一印象觉得”好黑“,脸上油光光的,好像脸都没洗干净,顿时没了好印象。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来自“云南”的人,心想:云南人就是长这样的啊。后来又有一次,我的一位老前辈去云南探亲,几个月之后回来了,我一看她,就感觉她长黑了,气色也没以前好了,也长矮了,我爸妈也是这个感觉。就通过这两个小样本,我头脑中立刻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云南人都是长得又黑又丑的。而且我还自己想出了个原因:因为云南地处高原,紫外线强,所以那里的人很容易晒黑。
现在看来,我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对云南人产生了偏见。只观察了两个样本,就对整个群体的特征下了结论。幸亏没造成很大的损失。
2. 一次直觉判断(捷径)造成的”偏见“,从而带来不小损失的例子
我们在遇到一个事情时,因为急于想得到预期的结果而没有或忽视了理性分析,往往凭直觉凭感觉在短时间内就下了判断,这个判断并没有站得住脚的证据支撑,我们有时还会自己想出一些不存在的证据来自圆其说。这也就是现在社会上骗子屡屡得手的原因,骗子固然狡猾,手段隐蔽,但很多时候受害者之所以被骗也是因为头脑发热,没有理性思考就轻易地相信了骗子,还有就是因为想占便宜,天上掉馅饼。
去年夏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家在外地的教辅机构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工作,在电话里介绍得很好,说已经有学生100多人了,参加英语辅导的学生也有。虽然那家公司不在荆州本地,我还是想去看看,觉得地级市的教辅机构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应该不错。后来负责人又说还有别的老师也来面试,把面试时间都安排在同一天。听他这么一讲,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有人气,应该不错。于是我决定去实地考查一番。
到了那家公司,我有点吃惊,办公地点在二楼,公司的招牌还没挂出来,一上去才发现,正在装修,办公室和教室都还在粉刷,黑板课桌椅什么都没有,砖头水泥堆在地上。面试官就一位,就是前几天给我打电话的,教室里除了面试官坐的一把椅子,啥也没有。面试官也不是搞英语的,名片上写着”招生主任“。
这时,我应该理性地思考一下:
这里明明是还没开张,刚成立,为什么招生主任在电话里说已经有100多学生了呢?这些学生在哪里上课呢?为什么面试只有一位老师,还不是英语专业的,他来听老师试讲,能听什么?难道没有其他的老师吗?
现在回想,当时就是想着早点进入教育培训行业,早点上岗,积累经验,至于这家公司是不是很渣,老板是否靠谱,它里面是否有我要找的学生群体,我能否发挥我的专长,这些都没有仔细考虑。当时就凭直觉判断,既然这里有初中生需要辅导英语,先在这干起来,至少可以锻炼一下,把这个行业内幕了解了解,别的先不要想太多。
结果后来事实证明,这家公司确实不靠谱,领导人三观与我不符,企业文化是唯利是图,我应该早点离开,后面因为考虑沉没成本,履行合同等因素,干了一个月才走。如果当时能理性思考的话,应该就在面试后果断放弃。如果没去那家公司工作,后面的一个多月本可以做别的价值更高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