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每天都要有“产出创意”的思考时间
在社群里认识了一个牛人,一家大公司营销总监,他说自己从一个基层销售员到部门经理,从副总监到总监,除了个人能力及业绩,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坚持了快十年的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开始工作前,花30分钟来思考。比如,今天,我怎么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今天,我该怎么激励员工?我能为顾客提供什么特殊服务?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想的面面俱到,而是每天集中精力想清楚其中一项,即使解决客户的一个痛点,也非常了不起了。接下来的工作会相当顺利,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大脑常常会像电光石火一般闪耀出其不意的好点子、好方法,令人喜出望外。
因为他长期主动地思考,凡事先思考了才行动,有思路,有章法,有条不紊,很快就崭露头角,工作越做越顺利,越做越出色,总是比别人领先一步,因而在职场上稳步前进。
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经常听到有人急不可耐地说,“时间紧迫,别想那么多了,赶快行动!”这样冲动行事,似乎行动力很强,任务会迅速完成,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项目,未经充分思考就仓促上阵,往往埋下隐患,出现一个个坑。这些都是当初不动脑子留下的。
日本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松浦弥太郎也认为,“工作不是毫无章法地拼命努力,也不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做,或者想到什么做什么,更不是遵从公司或上司的指示,傀儡般地行动。”他提倡每天早上都要预留一个小时的“思考时间”,纯粹地专心地思考。早上是最佳的思考时段,经过一晚的充分睡眠,神清气爽,也少有其他干扰,人在此时的直觉最为灵敏,思考质量最高。
思考,重要的是确保专用时间,坚持不懈。
02传统思想是头号敌人,大脑喜欢寻找新的刺激
不习惯思考的人,头脑会日益僵化、顽固,他们死抱着传统思想祈求时代与社会永远不改变。所以,有个说法,在汽车时代,做一匹马是悲哀的。在海量信息的当下,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则会使你避免被信息洪流冲走。
据研究,对一项新提议,95%的人连想都不想,就一口咬定提议荒谬,无实际可能。只有5%的人会说:“这个想法听起来蛮有意思的。”他们是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牛人都具有这种思维特征。
那么,如何挣脱传统思想的禁锢,不断创新?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勇于接受新观念、新技能——种种“行不通”“做不到”“没试过”等想法都是固步自封。营销总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明确指出,“与同行相比,我并不是特别精明的,只不过保持学习的劲头,始终坚持琢磨和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改善的机会。”
第二,要敢于尝试——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喜欢新鲜的刺激。平时要多传递给大脑不同的花样,比如阅读新书,看刚上映的电影,结识新朋友,偶尔尝试走不同的路线去上班,本周末做些不同的事情,等等。
第三,追求一点一滴的进步——对那些说“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应当继续保持”等言论,勇于拒绝,多思考“如何超越过去?”即使有一个细节,一个步骤超越了,那也是进步。
03将想法变成行动,才有价值
★保护想法
每天我们都有大量的想法冒出来,但只有极少数想法最终会开花结果。想法其实是很脆弱的,有了好点子好想法,就要悉心保护,特别对待,想办法把好点子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
(1)及时记录,不让想法溜走——善于思考的人都知道,好点子随时会蹦出来,靠记忆来保存是不可靠的。最好随身带着纸笔,及时把想法写下来,或用手机记下来,保护好你的思想成果。
(2)回顾、评估想法——把这些写着想法的纸条保存好,经常回顾、评估一下,确定没有价值的就扔掉,只要有一点点价值,就先保留着。
(3)培育、丰富这些想法——有了想法,还要不断完善,琢磨这个想法与什么相关,仔细探究,把各个方面各种视角都周全考虑,待时机成熟,就将想法应用到工作中去。
★不断自省,换位思考
假设你是做服务行业的,比如开旅店的,要想让客人宾至如归,长时间地停留在店里,你要思考的是:我应当做些什么?舒适程度要达到什么标准?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顾客?如果换了你是客人,什么样的店会让自己感到舒适?
成功者从来不怀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他知道自己能够不断改善,因此总在自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每周改进计划”
营销总监每个周日晚上,还会腾出3个小时,把记下来的所有想法都回顾、复盘一遍,挑出切实可行的,制定出具体的方案。
他说:“这个每周改进计划非常管用,当我每一次反复琢磨‘还可以怎么改进?’都能想出些好点子和办法。
他不断设定更高的标准,开足马力思考匹配的行动。
小结:正像通用电气化公司的一句名言:我们最重要的产品是“进步”。保持思考,不断优化你的工作。试着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专心思考吧,你会发现自己的创造力无限,各种办法层出不穷,更大的成功也唾手可得。
为什么不试试呢?
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给樱桃留言。
(这是“职场法宝”第五篇,我将用十二个篇章诠释,敬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