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学会示弱、学会真正的强:
1、孩子对父母强弱的心声:
希望爸爸妈妈都很强,但是在管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自由上面不要那么强而是弱一点。我们在一味希望孩子更加强大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孩子同样也希望我们的父母变得很强大、能够给予自己足够的爱、力量、安全感和多一点的自由。
2、父母错误的强。
案例1:
上初中的青春期女儿每天喜欢穿深色衣服,妈妈实在没办法接受,认为小姑娘应该青春活力有朝气一点,应该穿得亮一点而不是每天穿得这么黑,每次为了买衣服都不欢而散。
虽然妈妈也听过说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黑色显得更潮,但这位妈妈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依然很困惑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穿黑色衣服。这位妈妈非常爱孩子也希望孩子好,可这是孩子想要的妈妈的强吗?不,这是用爱在控制。很多时候我们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去控制孩子很多的想法和行为,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发展。
案例2:
孩子将要上一年级,妈妈特别担心孩子,也希望孩子能够顺利衔接,所以在整个暑假认字和口算就成了妈妈和孩子生活的重心,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妈妈联系起来让孩子多认几个字,任何游戏都会让妈妈联想到和数字结合在一起做一些口算。虽然孩子还小、也不情愿,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妈妈。这是孩子想要的妈妈的强吗?不,这是用爱在要求,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开不开心、孩子愿不愿意、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还是那只是我们的需要。所以当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的孩子因为拒绝辅导班而被父母说服说教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写不好一个字被父母反复擦掉最后哭着写完时,当我们因为贪玩电子产品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而被父母夺下手机时,这是我们孩子想要的父母的钱吗?不,这是我们利用了父母的权威。我们习惯了扮演权威、扮演强大的角色,而这一切所谓的强仅仅是我们的强势。
3、父母错误的强对孩子的影响
面对父母的这份强势,孩子非但没有如我们所愿更加的强大,反而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认可而更加的挫败、更没有自信。更多时候当孩子去反抗的时候,会被我们贴上叛逆的标签;而当孩子顺从的时候又压抑了自己的情绪,而父母又反过来责备孩子不够有力量、不够自信,责备孩子太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孩子也很困惑很迷茫,到底怎样才是父母满意的自己。于是随着我们孩子年龄的增长,那个原本和父母需要链接、原本对父母敞开的自己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接近、越来越害怕跟父母接近;而当我们的父母越来越无法掌控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焦虑让我们的父母有更多的控制和要求,于是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有挑战。
4、父母真正的强
孩子是一个生命,他需要被尊重被理解、需要被爱,父母真正的强不是向孩子示强,相反而是懂得示弱、懂得适时地退一步、懂得弱下来,给我们的孩子腾出一份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力量。
当我们弱下来的时候,我们的爱才能传递出去,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到这份爱背后强大的力量。案例:高二青春期女孩辍学在家半年,爸爸找各种辅导班各种心理咨询都没达到爸爸的期待,和女儿的关系非常恶劣,爸爸很痛苦,然后爸爸通过两个月时间学习6Q体系,真正从一个非常强势的爸爸学会示弱,不断的自我成长、不断地自我突破,发现原来一切问题根源都在我的身上,我只有学习只有改变才能更好地走近我的女儿。终于女儿回到了校园生活,即使女儿在学校碰到困惑、失落、挫败,爸爸不再像以前一样用父母的权威去示强讲道理、要求女儿听自己的话,而是改变方式,用6Q亲子沟通四方格的高情商方法,积极聆听孩子的情绪,把负能量倒出来,再欣赏孩子、加入了正能量,整个过程中女儿的感受是以前那个强势的爸爸变得肉麻了,还说“爸爸其实也不容易”,这句话让爸爸很感动,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便会如何对待我们。后来女儿还给爸爸做了一顿饭,爸爸很开心很感动,同时很感触原来父母学习是多么的重要。父母只有弱下来,孩子才愿意走进来。亲子关系中,父母示弱是一种智慧。父母的弱,是一种放手,是一种得体的退出;父母的弱,让我们自己获得了心灵和空间。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梦想,作为父母,我们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境而已,孩子终将靠他自己的力量去成长他自己。而父母真正的强大,是直面自己的脆弱、清空自己的内心,生发出爱和接纳,允许孩子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让孩子有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力量。
5、将亲子沟通四方格运用到生活当中,可以让我们有很多机会示弱,给到孩子更多机会展现自己。
5.1案例:天气微凉,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这么冷你怎么不给我穿冬季校服呀?冷都冷死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本能地脱口而出“你都五年级了,自己还不知道衣服多穿点少穿点,更何况现在远远还达不到穿棉袄的时间。”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不知不觉又在示强了,结果要么孩子很生气,要么第二天自己会给孩子张罗着多穿点衣服。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是早上天气确实有些凉、她又非常期待能早点穿棉袄。于是我运用亲子四方格里的孩子困惑区我们要作聆听,“看起来早上确实有点凉,妈妈没有提醒你多穿点你有些不满,是吗?”“是呀,真的可以穿厚衣服了,妈妈。我先看一下明天的温度,我把羽绒服先拿出来。”于是孩子看完温度13-23度、早晚温差很大,于是迫不及待地当晚就穿上了羽绒服,经过当晚的体验,她觉得羽绒服太厚了、出汗,于是第二天早上她给自己选择了继续穿秋季校服但是裤子只换成了棉裤,早上上学路上就用电话手表给我打了个电话“妈妈,今天天气太阳很大,幸亏没有穿冬季棉袄”放学回来时跟我说“妈妈,今天穿棉裤也热了一点”“哇,妈妈觉得你通过自己的尝试,并且获得了一些经验,以后妈妈不用担心你穿衣服了。”整个过程中妈妈没有给孩子太多的建议和要求,只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聆听她的任何一个决定,让孩子自由地去感知、体验;二是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体验后的结果。我们的每一次聆听、每一次欣赏就是给我们的亲子关系做存款,当我们的亲子存款足够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接纳,孩子也会在这一份信任和接纳里面越来越滋养、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己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埋怨孩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依赖父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是否替代了太多、我们有没有给到孩子机会去体验人生,我们作为父母有没有真正地弱下来,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角,把原属于孩子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独立去思考、独立去选择,独立去成长。
5.2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焦虑来源于学习、成绩,不可否认,在这样一个看重成绩的时代,我们很希望激励到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做到更好。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越着急、我们越焦虑,我们就越是强,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多,对孩子的控制就越大,于是我们的困惑就来了“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拖拉?我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自信?我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没动力?”因为我们在代替孩子强,所以不防让我们自己弱下来、让孩子强起来。
5.2.1如果你希望孩子准时写作业,而你只是坐在旁边刷手机,那孩子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不妨让我们自己也一起来学习,把不停的崔促改成“宝贝,你什么时候写作业叫一下妈妈,妈妈也想和你同时学习,我担心我的效率不高,跟着你就会认真很多。”
5.2.2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取得好的成绩还会继续保持,不妨试一下“宝贝,妈妈很欣赏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你能分享一下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5.2.3如果你的孩子哪门功课偏弱,我们更需要示弱,因为孩子很敏感,我们一旦着急,孩子就会认识到这门功课她学得不好,我们再一批评,孩子就更没有信心,不妨试一下让孩子当老师,把她会的一点点教我们,帮助孩子找回信心、从而面对更大的挑战。
5.3父母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接纳和爱的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但是,如果我们示弱的背后有一份很强的目的,希望通过示弱来控制孩子来满足我们的期望,那就不是真的弱。只有当我们放下父母的权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那才是孩子想要的真正内心强大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智慧的父母,让我们的弱成就孩子的强。每个孩子生本具足,作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尊重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给足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空间,于是孩子自己在生命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激发出更多的潜能,领略到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