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圃
时间 / 乙未九月十日
地点 / 青石山房
咯豆是京东偏远地区的传统面食,不要说吃过,就连这个名字也是很少被人听说的。“擦咯豆”是制作这种食品过程的名称,因为没有名称,叫久了,这个名字就成了这种食品的名称了。
另外,因为这种面食受食材和工艺的局限,再加上所处的地理环境等诸多原因,令这种特色小吃一直没能走出它的发祥地。
咯豆的食材是杂豆,里面以爬豆、红豆、红小豆、绿豆为主要成份,这种作物耐寒耐旱、生长期长,产量很低!过去生产队只在大田的边边角角或者牲畜、犁杖不到的地方种植,播种量又是极少的。
每到收获季节,农民将它们连秧带根一块拔起,摊在场院上晒干,用碌碌轧过后,再分离出豆子和豆糠,豆子人吃,豆糠喂牛喂马。豆子要用石碾或石磨磨成细粉,越细越好。在做咯豆之前,先用温水和面,面不能和得太稀或者太稠。太稀咯豆一入沸汤就化掉了,太稠又擦不出条子。
擦咯豆用的床子是自制的,一块宽半尺,长三四尺的长木板,中间挖一个十公分宽,二十公分长的洞,再将一块大一点的薄铁板钉在洞上面,用錾子打上所需要的小孔,小孔的数量可多可少,可疏可密。
大锅盛水,猛火将水烧至滚沸,将咯豆床子架于锅上,再把面团分成巴掌大小若干团,然后一手扶住床子,一手将面团按在面床向下挤压,前后搓擦,一个个二三寸长像小蝌蚪似的小面条雨点一样地落进沸水中。
也许面条短小如豆,所以才有了“咯豆”的雅号,随擦随用勺子在滚汤中不停地搅动,以防面条沾粘在一起,接着咯豆在汤中四五沸后,用铁笊篱捞至盛着清水的大盆中,再换小铜漏勺轻轻翻搅,然后倒掉多余清水。
盛入碗中,佐以肉丁炸酱或西红柿鸡蛋卤、茄丁卤,间些黄瓜丝、香菜、韭菜花等,味道鲜美爽绝!若是选用青红二色的鲜辣椒,开春的小葱、鲜姜切碎,淋上少许麻油与甜面酱和在咯豆中一同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种面食当下很少能吃得到了,即便有些专以标榜是农家乐的馆子,做出来的咯豆面也是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了。因为做面食材的来源越来越少,少的原因倒不是这种东西少的金贵,而是这种东西原本属于粗粮,爱吃的人不多。
在贫穷的年月,人们吃不起精米白面,只能做些咯豆面调节生活,后来生活慢慢地富裕了,精米白面逐渐成为了生活的主角,经过了一些时日后,人们爱好细粮的口味经久不衰,这种极普通的咯豆面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
再加上种植这种豆子,年产量很低,农民忙碌了一年又没得钱赚,到后来索性没人再种,一来二去人们都以为餐桌上再也没有这种东西了。
近些年,因为吃的东西越来越不安全,人们想往绿色食品,突然间又把这不起眼的咯豆面翻腾出来,食家也很快从中窥到商机,于是这种久违了的古董又像幽灵般在饭馆的餐桌上复活了。
但是现在的种植方式和产品质量都今非昔比,尽管咯豆的品质大幅度下降,奸商们还要在其中掺上大量白面,可想这种传统小吃的品质和特色退化变质程度有多严重!
当然,也只有那些曾经品尝过真正咯豆面的人才能鉴别它们的真伪,然而,那些真懂这种小吃的人会渐渐变少,甚至绝迹,到那个时候,这种伪劣的咯豆面越来越让人们厌恶,也许过不了多久这种传统小吃便会自生自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