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时候,牛根生的用人标准曾经风靡一时:他是這样说的: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也有人说过: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是暂时的。
(嗯嗯,有没有闻到自己手指满满的鸡汤味道)
所以:品德,修行,三观,仁爱,可能因为缺少,可能因为需要,可能因为重要,所以被大势宣传,成为大家奉行的标准。
可是,慢慢通过职场,发现并不是這样,升值加薪永远是唯KPI论,而KPI没有那一项:人品满分,所以破格提拔。KPI没有那一项:這个人道德水平高,所以要加薪。
举个鲜活的例子,我们公司有一个业务,非常典型的潮汕人,唯金钱论,领导不要给我画饼,只要给我目标给我金钱,我哗哗帮你搞定问题,提升业绩,执行力超强,非常勤奋,什么妖魔鬼怪都能搞定,什么潜规则玩的溜溜的,公认的业务水平高,但是,前提是公司的钱一定要给到位,不给我钱,不和你玩,同时,他从不请领导和同事吃饭,而且还超喜欢蹭饭,如果同事触犯他的经济利益,他一定翻脸不认人,极其爱炫耀,有一次喝醉酒:直接在公众场合蹦出老子业绩最好的,這样的傻逼话,同时,有时候对女同事说话轻浮,好几次我都怼的他无言以对,个人觉得,他是典型的做人很失败但是做事非常牛逼的人。如果我是公司领导,我会非常喜欢他是下属,很轻松,只要在前方放好金子,他自己可以搞定一切困难,然后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公司又不是福利社,需要老多老好人,公司的本质本来就是盈利挣钱。但如果這种人要做朋友,我一定say no!曾经有一度我非常讨厌他,这人咋這么现实,满身的铜臭味,后来想想职场又不是交朋友的,慢慢的还是放下对他的成见,毕竟人家业务能力确实强!
Ok,言归正传,所以,这就有一个矛盾了,企业选人到底是人品重要,还是做事的能力重要?
先来看一个表格:
企业成长动因在于多要素的动态平衡
這是华为的一个前副总裁孙业林在一次讲座分享的:其中的结论就是外为先,内为本,事为先,人为本。
我這种俗人翻译就是:本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如做人,先为重要紧急的事情,如做事。做人为本,做事为先,用做事来提高人的修行,用人的修行来指导做事的方法(被自己的认真脸吓住了)
所以,做人做事,那个重要?都重要,都要雨露均沾,哈哈,顿时觉得好没营养的结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