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流逝,少年时的往事模糊不清,渐渐地淡忘了,唯有一事留在心底,依然清晰,深刻,我帮母亲摆摊位卖豆浆。
那年月,正值大饥荒,城市乡村粮食紧缺,人 心惶惶,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每天都是感觉肚子空 廖廖的,餐餐定量,母亲给每人一个碗,放一份米, 加上水,上铁锅里蒸饭,吃完了事,没有加添一说。 大人,小孩,个个如此,度饥荒,求活命,父母亲 商量临大街边上摆个摊位,卖豆浆,市口可以,姐 姐,哥哥在外面工作,仅有母亲和我,经营豆浆小 生意,是繁琐事情,父亲见我才十二三岁小孩,很 不放心问我,卖豆浆,很辛苦的,你能吃苦吗?想 到将会有香喷喷的热豆浆喝,肚子问题解决了,我 回答很干脆,能吃苦。其实我哪里晓得,开个小店, 真的不容易呀!我们家紧靠大街上,人来人往,凌 晨四点左右就起床忙活了,小石磨摇摇摇,母亲一 人忙磨豆浆,过滤豆渣,去浆沫,后用铁锅盛出来, 上炉火烧开,此时,天大亮了,热气腾腾的豆浆汁上桌了,二分钱一碗,我的任务是骑着自行车,(因 个头小,只能掏螃蟹式)去碑亭巷小店买烧饼油条, 回来配成套餐,为顾客服务。寒去暑往,我一天天 长大,那两年里,做豆浆的技艺,母亲手把手传授 给我,真高兴,我也能为我的家出力挣钱了。除了 冬天寒冷季节之外,春夏秋三季,每天早睡早起是 必须的,这样做出的豆浆,新鲜口味,香气扑鼻, 顾客喜欢喝。冬天几个月可以在头天下午做豆浆, 磨碎水泡的黄豆,吊网滤豆渣,去除豆沫,将生豆 浆汁倒入不锈钢制作的容器中,待第二天早上再煮 熟,送至顾客手上。那时候,我是每天放学回家后, 开始磨豆浆的,小伙伴们都去疯玩了,我却在推小 石磨,磨豆浆,循环往复,单调乏味,无可奈何, 这是母亲的命令,不得违背,小石磨虽小,长久坚 持是需要耐力的,邻家的孩子有时来帮助我推几把, 真是感谢不尽。凡事亲自动手的习惯也是从此养成, 真是从心底感恩母亲。我的家旁边就是菜市场,每 天一大早,人流自四面八方涌来,摩肩接踵,煦煦 攘攘,为嘴里一口吃的,来晚了,货架上就空空如也, 后街上有小摊小贩,有一些蔬菜,瓜果叫卖。我家 屋里小,母亲将摊位摆上了人行步道,迎候南来北 往的人,小生意勉勉强强地维持了两三年,全家老 小因此混了个温饱,什么情况停下来的,我记不起来,好像这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割掉。回首往 事,不甚嘘吁,但愿来生不再经历,天下从此太平。
2020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