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朦胧的光透过白而薄的窗帘,窗外伴随着几声鸟鸣。昏沉的大脑有些分辨不出今夕何夕,使劲睁着惺忪的眼侧身去看枕边的时钟。四点十四分,闭上眼翻过身去。
如果时光倒流回去,那年的四点十四分,我在小心翼翼地起床,偷偷摸摸地穿着校裤,害怕把寝室里的谁惊醒。从上铺爬下来的时候却发现,下铺的女生已经不见了人影,于是慌忙收拾着自己。所谓收拾,也只是匆忙的刷牙,马马虎虎的洗个脸。一两分钟的时间内拿上昨晚带回寝室的书,飞奔下楼。接近清晨的四点半,这栋单独的宿舍楼渐渐苏醒,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这年,我们高三。
有人说,高三是人生的分水岭。几条被一群教育专家划出的线决定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有人从此名校、名企、名人。有人就此平淡一生。
于是,高三的每一天都必须争分夺秒,好像只要比别人早一秒睡,比别人晚一秒起,人生从此就会和那些本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人拉开比银河系还要大的差距。
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句话似乎还不足以形容高三。当我小跑着从食堂赶到教室,节能灯已经由打开时的黯淡变为明亮。从语文书开始到政史地结束,每一本都读到喉咙嘶哑才稍稍安心。
课间最奢侈的事就是到黑板旁的饮水机去接水,边走边撕开在小店里花一块钱买的袋装咖啡。就连上厕所都要计算着是在第一节课去节省时间还是晨跑去比较快。
一天又一天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哦,不对,还有凌晨一点的洗手间。
我们在无尽的做题、考试和隔几天就崩溃一次的时光里,在每过二十四小时就翻动一次倒计时牌的日子里,在早已没有时间概念的混沌里。迎来了六月,迎来了传说中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高考。
那天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的圣神庄严,平淡的就像无数次的模拟考。走出考场的那刻也并没有像小说中形容的那样激动且疯狂。周围的所有人都和往常一样,和每次考完走出考场一样,讨论着试卷的难易程度,懊恼着自己不该在最后一刻改掉哪个答案。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每一个关键时刻的来临其实和你的昨天今天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它正好在这一时刻来了,仅此而已。
这不是一封励志信,这场历时十二年近千万人的马拉松中,我扮演的大概就是一个陪跑的角色。我筋疲力尽的跟随着大部队,在结束的最后几秒拖着我那机械的身体和麻木的大脑冲进了那条线。看着站上领奖台的那些人,没有羡慕没有不甘。那一刻我想的竟然是,终于,结束了。
又或许,它并没有结束。这场每年都会上演的盛大仪式有着长远的影响,这或许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
后来,在某些瞬间,我也会意难平。想着不切实际的如果,如果我当时再努力一点,如果那题我不改答案,如果我再来一年。因为不满意当下的现状才会希望“如果”的降临,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可是这一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在我看来,高考所带来的,并不只是你将受到的具有层次性的教育。更多的,高考,要教会你如何去定义自己,不是一定要在最顶尖的学府里才能感受到大学生活的意义与快乐。去到一个好的大学,是你人生无数阶段中的一个目标,对于当下来说这个目标是全部,但它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全部。高考是有着长远的影响,但它不会正真的影响你的一生。你的一生,是你自己要去定义的。
要在各种环境中活成什么样子,能在不同的困境中学到什么。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高考之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希望得到的,不会因为一次高考的成功或失意就止步不前。找到自己的热爱才是生活的重心。
当前看来重要的仍是高考,但放轻松,这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所以,我希望现在的你,能够放平心态,不骄不躁,不慌不忙地,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不管结果如何,要知道只要认真的去定义自己。不仅仅只是通过分数,通过他人。在未来的每个阶段充满勇气,步履不停,你也一样可以成为十几岁时希望成为的大人。
加油!
作者:煦川
文章来自公众号:给你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