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跑步近三年以来在头脑里出现自己问自己频率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跑步圈里可能是被问最多的一个主题问题之一。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以从各个方面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释说明。因为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可以分解成很多小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选择跑而不是游泳?为什么能坚持跑一个小时这么久?跑步这么单调为什么会喜欢?为什么要跑马拉松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会很不一样,每过一段时间每个人的回答也许会就会有所不同。有些人一开始跑起来可能是为了很简单的减重,而跑过一段时间以后坚持跑步的原因变成了为了完成一个马拉松。
我在跑步以前其实还是属于那一类很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但大部分运动项目属于竞技性比如说篮球网球羽毛球等等。当过了争强好胜的年龄以后我也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直到终老的体育运动。以前一个美资工作单位的直接领导中国通美国人是一个马拉松选手, 周围也有几个喜欢跑步的同事经常忽悠我希望我一起加入跑步的活动。虽然我当时很少直接和他们谈论跑步,也没有参加过拉练跑马等任何活动,但经常听到跑步和感受到的跑步的潜力量应该是促使我最终抬腿跑起来的潜动力。很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从我第一次抬腿跑起来到现在完成了十几个马拉松,我还无缘参加他们的跑步活动。
另外从生物学动物学上的解释,如果一个人处于舒适状态一般是不需要跑步的。动物只有在受到了惊吓或恐惧或需要逃避危险的时候,或者需要捕食猎物或者逃避追捕的时候才需要奋力奔跑和长时间奔跑。这点解释也完全符合我最初起步奔跑的原因。我是明显的接收到了身体的信号,以及感受到了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压力从而产生了跑步的原动力。
一旦开始跑起来以后每一个阶段所带来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积极的变化都都会变成让一个人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在初级阶段,从一公里两公里到三公里五公里每一段距离的增加所产生的成就感都会促进有信心和愿望继续坚持下去。一般当可以跑上十几公里的以上多巴胺和吗啡的效应会让跑步变得愉悦和欲罢不能。接下来有可能产生一个完成马拉松的愿望目标,那么自律和坚持就变得必不可少和更加重要了。
日本作者兼跑者村上春树说跑步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能坚持。我的喜欢是我总有一个目标在前面牵引着我,一个简单的晨跑十公里,一个马拉松或者一次越野跑。每天每月每年都有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或者大目标可以实现,这是期待和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是让我感到愉悦的事情。可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一个很典型的目标导向性的人。不断的大小目标或新的目标,让我去追求让我去奋斗,让我感觉到积极和有意义。
跑步慢慢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变成了我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和第一份顿饭。回看人类发展历史,动物需要奔跑追逐才可能有猎物,古人也需要奔走狩猎才不会被饿死,直到近几百年农耕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以我们人类才停下了奔走的脚步。从这点我们不难看出,原来我们人类是天生就会跑天生就需要跑才会有食物啊。无跑不食,跑步就是我每天的第一顿饭。
下次有机会再写写跑步后我的身体心理和精神起了哪些变化让我可以愉快的坚持到第三个年头并准备一直坚持下去到老得跑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