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电商的图书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的,有幸抽到一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00的天猫券。该店铺有部分图书在执行五折的价格,叠加神券,能做到2.5折。可是当我选书的时候,发现只有三套书是我感兴趣的,达不到用券条件。于是开始凑单,我打算加几套比较畅销的书,好基友说脑力训练的书有市场(我在市场外哈哈),收到书后可以帮我卖掉。我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了,可能最后会以心仪的折扣拿到心仪的书,但是会搭上我和好基友的时间再去把凑单的书卖掉。于是,便没有下单。
今天读公号《剽悍晨读》里的关于《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分享,里面有这么一段:
‘’在做决定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显性的成本,还要考虑到选择背后的机会成本。而且,成本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金钱,还包括时间、精力等等。‘’
霍然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经济学。如果我下单了,那么这些书的折扣远远高于2.5折,因为我还有时间成本。而恰恰时间是最值钱的。
文章分享的第二条成长建议是:在指数增长的领域长期经营,实现爆发式地突破。
这让我想起原来工作得时候认识得两个小姑娘小苗和小真。两个人都是某超市酒类导购员,俩人都是烟酒柜得力干将。不同的是,小苗做事踏实,一直在这个超市做。小真挺机灵,每当过年过节会提前打听好哪个超市哪个供应商给的提成高,然后再去做。那年小真去别的超市忙活完回来得时候,发现小苗已经不在烟酒柜做导购了。一打听才得知,小苗由于表现突出,已经通过超市的内部考试,调到后勤市场部做了科员了,科员有五险相对于导购来说肯定是比较稳定的工作了。小真一直心气高,这次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时急火攻心大病一场。当时我想到的是小真的格局问题,她就局限在了导购这一个职业里。现在看,其实小苗的作为才是值得我深思的,她在自己熟悉的超市熟悉的领域一直勤勤恳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爆发。虽然只是人生路上一次小小的人事调动,但是如果具备这种能力,何愁将来没有另一次爆发呢?
2017年,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