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片段像放映机一样在脑海中切换。”
——题记
在那个拽着风筝,自由奔跑的二次元时代,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扎起小辫子,背起书包,戴着红领巾,牵着大人的手,一路上哼哼唱唱。不管路人的目光,追问着妈妈我今天好不好看。学校门口一排的小店铺,总是卖着稀奇古怪的玩意,无论上下学,总是聚满了手里攥着一两块钱,眼里充满期待的孩子们。
上课时,孩子们都把手背到后面,腰板挺得直直的,走廊里都回荡着"老师好"的童音。老师拿着长长的格尺,不时地敲敲黑板,下巴都贴在桌子上的孩子,极不情愿地用手拖起下巴,但很快又进入了梦乡……到了课间,他们就像脱缰的小野马,追来追去到处乱跑,走廊操场都热闹极了……
现在看来,童年的友谊都很纯洁,也许仅是因为分享一颗糖果,借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一起抄作业,一起收藏美丽的石子,一起上洗手间,一起值日打扫……上小学时都会在六一那天开运动会,每逢运动会必下雨,这绝对是从古至今从未打破的预言。每到那天,每个人都会抱着一大包的零食,从早吃到晚,一包没了再换另一包。学校的大门是一直敞开的,三三两两的几个人凑在一块,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到小卖铺,买一些小零小碎的吃食,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自己的位置……每年在运动会之前,学校的老师会组织各个年级跳集体舞,还会有各个班级的检阅队伍。每天都一下午一下午地练,那时候年纪小好像大家都不懂什么是抱怨,脸都热红了,里里外外透着傻气儿,还嘻嘻哈哈地和小伙伴们打得火热……
那时,抬头看天,天是蓝的,看云,云是白的,眼里看到的就是一切。
小学毕业,该上初中了。
换上了新的校服,剪短了留长的头发,看到了熟悉的、陌生的面孔,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敬 静 竞 净",尊敬,静心,竞争,净心。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
那时候,我们都很乖,很听话。体育课的时候会把作业拿到外面写,放学的时候还会讨论课上没听懂的问题。我们的消息四通八达,没事的时候八卦一下,谈谈贴吧,看看或编编小说,讨论电视剧电影,男生们在聊女生,女生们在聊男生……其实都是没长开的孩子,内心里却有很多不甘,有的人特别要强,周末都在学习,让自己有能力超过别人;有的人学得很随意,也没下多少功夫,作业写完,就追追动漫打打游戏,做些想做的事情;有的人根本就不喜欢学习,但他们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乐器绘画或舞蹈;有的人既学不进去,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放弃了一切可能。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去理解这个世界,所以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生活着,快乐或悲伤。
在那个被人羡慕的年纪,我们手里攥着的便是希望。老师们说的每一句话,对我们来说都很受用,我们用着过来人的理论,解决了很多学习上的难题,又活用他们的方法另辟新径……中考那天,天放了晴,我看到班主任站在考场的门口给我们加油鼓劲。考场外都聚满了等候的家长,考场内我们在奋笔疾书。我仍记得,当时我坐在靠窗倒数第二排的位置;也记得成绩出来的那天,还在补课的我们下课就打车去了学校看分;记得老师脸上喜悦的神色,说着我们班考得不错;也记得朋友脸上那失望的神情,而后默然离开……
转眼间,我们上了高中,有人留下,有人离开……
高中的日子很辛苦,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单数学一科,就有十来本书,而且需要在两年内学完。时间紧任务重,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在上课自习中度过,有的人压力很大,总是不安烦躁,害怕坚持不了;有的人勤勤恳恳,从高一到高三,一步步地走过来;有的人高一高二学学玩玩,高三一冲刺名次也上来了;有的人初中没用功,高中一下子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有的人玩笑在表面,私下里勤学苦练;有的人不但学习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好……别人都是朝九晚五,我们是朝五晚十二。家长们虽然心疼,但也没有办法,毕竟高考是条百万人要一起来挤的独木桥。他们开始奔波于市场与厨房之间,餐桌上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菜色,读过高中的人应该都是这样变胖的……
我们有着自己的想法与套路,会倔强会任性,也会坚强;我们尊重别人,更懂得爱自己;我们嘴上玩世不恭,心里却清清楚楚。
在这条路上,很多人聊着聊着就没声了,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少了的再见所有人都忘了。我们干笑两声,继续独行,看到认识的我们点头微笑却不再热情攀谈,见到熟络的我们高谈阔论却不再心无间隙……是日子走了,还是我们变了?
从倒计时的一百天到三二一零,转眼间,高考真的来了。高考那几天,下了雨,我们每场考试都是通过层层关卡才进入考场,而且每场坐的位置也不一样。高考,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方向,平常心对待尽力就好,结果有时我们真的掌控不了,走过了就会发现这些都不算什么。报考的那两天,老爸看了半年的报考资料都没用上,因为,我没考好……成绩出来时,我和闺蜜在电话里大哭,眼泪根本止不住,还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怕父母听到,屋外的阳光是暖的,我们的心却是冷的……报考时爸妈都慌了不知如何是好,既然结果已定,我平静地浏览了适合自己分数段的各大院校,看了各个专业的信息,填好了志愿。我现在都佩服自己当时的镇定,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让我这样的从容不迫。
事情发生了,纠结于过去并不是办法,应该从阴影中走出来拥抱阳光,快乐,就大声歌唱,悲伤,就抱头痛哭,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有期待就会有希望。
拖着行李箱,我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我想好好生活,过好这四年。这就是我的初衷。
曾经我期待站在众人的面前,让所有人能听见我的声音,我实现了,我上过台当过主持人,感受到了那种站在台上的骄傲与自信;我想弥补高中时的遗憾,我实现了,在上一学年的综合排名中名列前十;我想入党,我想在学生会任职,我想在班里当团支书,不经意间,我想要的都实现了……一路走来,我想过放弃,想过我的追求是否真的有意义。职责所在,现在退缩已经太晚,想放弃也不可能,那就做好本职所需,不要难为自己。
大学里,每个人都奔波于不同的生活,校(院)学生会,各种社团,校团委等等。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有热衷于旅行的穷(富)游者,有喜欢网游的游戏党,有用心学习的学霸们,有立志考研的考研党,有准备出国的雅思党,还有准备考公务员的国考党……每个人都在向着不同方向努力着,坚持着。当然,我们也有过逃避,因为学习之外的事情而烦心,那就不学习;因为一时的安逸不想上课,那就不上课;因为心情不好不顺心,那就出去大吃一顿,用食物来填补空虚,用恋爱来缓解寂寞……我们,做得对么?
成长,有时候就在某一瞬间。
当我们一个人走在校园里,路上人不多,阳光很足,风也很暖,你却想家了;当我们穿梭于城市间纵横的小路,夜夜笙歌聚会不断,你却觉得生活开始变得乏味;当我们每天奔波于教学楼宿舍食堂之间,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吃饭而吃饭,为了生活而生活,我们开始思考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么?难道这四年都要重复一样的生活么?
人生哪有那么多对与错,经历与经验让我们成长。学习是为了自己,吃饭是为了身体,生活是为了自己快乐,更是为了让身边人快乐。离家,是为了圆梦,父母的惦念有时会让我们沉重,但更多的是激励。越长大,越心疼父母,越舍不得离家。
爸妈说,想吃什么就买,我们供得起。
爸妈说,你走了,我们对付一口就行。
爸爸说,女儿啊,就得当公主养。
妈妈说,大儿,妈妈担心你。
……
想家了,却不敢轻易回。因为回去,他们每天起早,要变着法儿做好吃的;他们买一大堆水果蔬菜,养好你的胃。因为回去,老人也跟着折腾,姥爷提前两三天去市场买新鲜的肉类,做一大桌的美味,姥姥因为我在网上给她买了一箱牛奶感动得不行,非要嚷嚷着给我一千零花钱。说实话有些惭愧,不知如何去报答,我知道他们不需要回报,但总是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奈何我没有太大的能力,我只能照顾好自己不让他们担心,我只能做好我该做的,一步步走好眼前的路,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真正地、有实力地去照顾和保护他们。
因为我小长假没回过家,今年清明突然想回去了,就买了票,在家呆了两天,昨天回到了学校。昨晚,老爸喝多了,给我打了两次电话,问我到没到寝室,问我晚上吃得好不好……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担忧的……
清晨,睁开双眼,又是崭新的一天。
和室友走在去上课的路上,阳光正好。
大学四年,有悲有喜,跌跌撞撞,走走停停。
愿你的悲伤喜悦,都有人与你分担共享。
愿你有诗有酒有牛奶,有书有茶有焦糖。
愿你找到自己想要的,并坚持着走下去。
愿你自由,愿你快乐。
生活继续,故事继续,我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