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此篇内容和上篇系同一天胡思乱想所得,为方便回顾整理,分两篇记录。人的思维在跳跃过程当中其实可以收获很多有意思的逻辑,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模型,然而如果不及时用笔记录下来,这些模糊的灵感就消失了。同时我也发现自己还需要多使用文字,现在的写作能力光是准确表述脑子里的想法以供日后使用都不太够用。)
只考虑身材变化这一点,在健身的三年里,我的进步并非是均匀的,也不完全是螺旋上升,中间有过进步和改变特别快的阶段。
我的健身计划其实就是把网络上公认比较科学的训练计划拼凑起来,然后在锻炼的过程中观察身材变化,再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加大了肩部训练的比重。因为我注意到我的头围较大,尤其当身材不再臃肿了以后,头肩比不太理想,于是我希望能将肩膀练得更强壮,从而获得比较好的外观。但我个人非常讨厌肩膀训练,因为肩部肌肉属于小肌群,无法上大重量,所以要想加强这些肌肉,必须使用中等重量频繁刺激它们。也就是说我如果想要把肩膀练好,需要多做很多组动作。
在我自己的认知里,小肌群的进步要达到肉眼可见的地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事实上,我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很讨厌练肩,所以我即使是照做网上科学的训练计划,在实际行动中还是不知不觉怠慢了训练。
事实上,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回忆的时候,我能够很清晰的记得有几次我练肩时,随便给自己一个借口(通常是:今天肩膀好像有点不舒服)就少做了几组动作或者未完成动作。最可怕的是,我并未意识到这件事情很严重,在我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已经完成了肩部训练。
结论是:最薄弱、最令人讨厌的练习或者工作,需要我们更为慎重地完成,甚至有必要刻意地加大加重它们在整件事情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