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很多人开始向往“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好想放下现在的工作,抛下附加在身上的责任,去看一眼蔚蓝如镜的洱海,仰望一下窜上天际的天门山天梯,以及感受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稻城。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是远方太远...
一、
我对“活在当下”产生质疑源自我的朋友。
他单身,在家待业五年,家境一般。如果说全无收入,倒也不是,他玩《梦幻西游》一年倒也能赚个万把来块。
在一次聚餐中,喝酒到了尾声,我问及他的目标和规划。
嗯,我还是挺含蓄的。本想以这样委婉的方式给他的生活状态敲响警钟。
但是他的回答,却让我难以信服却哑口无言。
他说:我这是活在当下。别人老师还辞职要去看世界,那我干嘛还要去找工作?
我心里就像一口气吃了二十个大包子——堵得慌。
二、
“活在当下”真的是代表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吗?
产生质疑的我,决定探究到底。我检索了下活在当下的意思,得到了第一个答案:
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禅语“活在当下”,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全副的精神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活在当下”也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原来“活在当下”源自佛门禅宗,怪不得解释也是那么的富有深意,不深入思考下还真理解不了。
逻辑强是我的特点,用客观事实角度看待问题的正确性是我的强项(批判性思维)。
这段解释中太多的修饰性词语,太多无根据的鸡汤句(比如: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自然的态度)
好吧,那我就总结概括下得到了以下的解释:
不去思考过去和未来,用全副精力面对此刻发生的事情。
如果有人将总结概括后的“活在当下”当做人生信条,我肯定会说这个人是傻子。
理由如下:
1、不在过去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人也就谈不上成长。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去忧思未来就没有了远见,岂不成了刘阿斗?
3、“退一步海阔天空”,古代圣贤可能因为你的啥事都不退,而从棺材里爬出来。
三、
好吧,“活在当下”既然是源自佛门禅宗,那解释肯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又从新检索得到了以下答案二:
《传灯录》中还有一个故事讲道: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
嗯,这网友就机智多了,给你一个故事,自己理解,理解错了那是你的事。
但这明显不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又检索得到了以下答案三:
简单地说就是“活在现在”,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好好把握珍惜今天,珍惜现在。
对于过去、未来,说的委婉,赢得了逻辑上的正确,但是脚踏实地的珍惜现在,却掐断了“说走就走”的延伸意。
与之相连的是一份“时不我予”的遗憾!
念书、结婚、生子、带娃、养家,周遭行色匆匆,生活忙忙碌碌。
当初的青丝成了如今的白发。
回首往昔,日日惦记的风景还没来得及去观赏,夜夜向往的体验来不及去经历。
留下的尽是:何不在当时的当下去观赏、去经历,到如今的年老无力,再来空悲时光飞逝。
四、
那么到底什么才真的叫“活在当下”呢?
对于“活在当下”意思的不断深入思索,我想到了中学时读到过的一个故事,或许能找到答案。
渔村里来了一位商人。他来到海边看见一渔夫躺在海边晒太阳,而此时阳光明媚,海面无风正是出海捕鱼的好时候。
商人:“你为什么不趁着天气好出海捕更多的鱼呢?”
渔夫:“我为什么要去捕更多的鱼呢?”
商人:“这样你就可以赚到钱,换艘大的渔船赚更多的钱了。”
渔夫:“我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商人回答:“那样你就可以盖漂亮的房子了。"
渔夫:”我出海打鱼,盖漂亮的房子干什么?“
商人:”你赚了好多的钱,就不用出海捕鱼,可以在海边舒服的晒太阳了。“
渔夫:”可是我已经在舒服的晒太阳了啊。“
在这里我要引入一个自创的概念:终极幸福感。
幸福感是自身主观上对世界快乐体验的反馈。
而终极幸福感,就是最大的幸福感,犹如爱情中遇到了今生挚爱就会说,只要能够和她在一起,此生也就无憾了。
故事中渔夫明显是找到了他的”终极幸福感“,而那就是在海边舒服的晒太阳。
而赚更多的钱,得到他人认可,盖漂亮的房子相较于”海边晒太阳“都不过是次要的幸福感了。
所以渔夫不会舍弃享受终极幸福的时间而去追逐次要的幸福感。
而渔夫此时在做的就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五、
可是终极幸福感犹如今生挚爱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一直找不到,是不是就永远无法实现活在当下呢?
不是这样的。
这里还要引入一个概念”责任“。
幸福感源自自身对世界的快乐体验,但却受制于责任。
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如果有生病的父母需要照顾,有小孩需要抚养,我相信她是不忍心走的。
这世上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压迫着我们。
而只有在我们需要背负的责任与自身对世界的幸福体验不相互冲突时,才能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活在当下。
那么当责任与幸福体验相冲突时,选择了幸福体验,那还是不是活在当下呢?
答案是否定的。
至于原因,或许可以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来回答: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他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有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那么,肩负责任的活在当下,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