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的打开方式:
一、拍一张照片
合影是一个很神奇的项目,可以迅速地让班级凝聚起来成为一个集体,还能让班主任迅速观察到自己学生的特点。
拍照前,请同学们先上洗手间,我会摆好一会拍照需要用的桌子和凳子,十分钟后在教室集合拍照,相信大家不会迟到。
然后就边摆放边观察:
1.主动帮助老师摆桌子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善于观察,并且乐于助人,会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做贡献,可以作为劳动委员或者体育委员培养。
2.一般第一个到的孩子自律性比较强,这样的孩子可以作为班级的物业管理员。
3.一般到了现场很快就注意到地板上的纸片(我故意扔的)可以做卫生委员或者副班长(观察能力要求很强)。
4.大家人齐了,主动站出来组织大家站队的一般是班长。
5.站在队伍里有点嘻嘻哈哈,喜欢闹腾的一般是搞文艺活动的好苗子。
6.在正常拍完照之后,我会开个玩笑说,要不我们摆个好看点的造型拍,谁来出个主意,一般出主意的孩子创造力都不错,可以当班级活动主持人。
7.拍完照撤退了,会留在队伍最后,帮别人拿衣服收拾东西学生,适合做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
对于以上学生,要边观察,边记下名字,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印象,后续还要多观察,更要注意这些准备选上去的班干部的主观意愿。
二、自我介绍
以疑问—回答式,通过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完成自我介绍。完全自导自演的自我介绍,即使想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免有些尴尬。
那就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说:“同学们,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实验中学某班的大家庭中,我是这个家的负责人,也就是你们的班主任。相信大家现在对我一定比较好奇,那下面我来回答大家的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就举手站起来提问。”
这个时候可能有两种情况:
1.多数学生敢提问,表现积极,气氛热闹。
这就说明班里多数学生是活泼开朗型的,喜欢叽叽喳喳。这时,我在回答的同时,就会无形中注意到特别能说的孩子。而对于这种学生,一定要给他分配班级事务,让他动起来,把无限的精力释放出来,在做事中锻炼。
2.没有学生敢提问,现场气氛沉闷。
这时首先要化解尴尬的气氛,我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比如:如果你有事情来找我帮忙,那见到我时,你应该怎么说?对,你首先得知道我的名字吧。还有,大家看看我长得就像是教什么的?……总之,要激发学生的问题,和敢于说话。
同时,通过班级的氛围也可以感受到班里多数学生可能比较内向,不敢说话,这就要求我之后更要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做事锻炼,让学生更加自信,大胆。
自我介绍环节中,可以放几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比如全家福、和之前学生的合影,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个亲切、随和的老师,否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很怕班主任,对之后建立亲密关系,会是很大的阻碍。
对此说明,很多有经验的老老师讲到:带新班级,要先严后松,开始时要树立威严,让学生“怕”,之后管理才能轻松。我是赞同的,但是这里的“严格”和第一次见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亲切、随和的并不冲突。
“随和”是老师的性格,一种容易让学生接近,走进学生内心的方法。李希贵老师强调“教育学的前提是关系学”,做为班主任,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敢于和我们亲近,想和我们亲近,有了信任,才能高效沟通,教育也就更容易了。
“严格”是做事的要求,是对执行规则的标准。比如,迟到必须写“迟到原因说明”,每月迟到超过三次,必须写500字的迟到反思,在班会上读出来,月迟到五次,就要请家长来学校,共同解决问题。当然这涉及到后续的纪律要求和班规的制定,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所以,“严格”不是班主任脸上的“凶神恶煞”,而是执行班规时的公平公正和绝不姑息。
三、班级氛围
班集体成立第一天,学生第一次见面,让学生对班级产生责任心和认同感,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对班级的责任心,那么班级的凝聚力就会越强。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为班级服务的责任心呢?
(一)集体愿景:有爱的大家庭
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多少个同学共同组成了某班的大家庭,而且,我们要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三年,我们要和周围的同学相处三年,那么这三年大家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大家应该想到几个词语:干净的、温暖的、和谐的、有爱的、轻松的、团结的、互帮互助的……
但是如果只能选择一个词语,我觉得一定是“有爱心的”。当同学们有了爱心,或许有一天你生病迟到,没有打扫卫生区,等来到学校时,发现已经有同学帮你打扫过了,而不是有人说“这是她的任务,和我无关”;或许,有一天当你发愁上课听不懂时,有同学过来问问你:哪里听不懂,我可以给你讲,而不是和其他人在背后说“你看,那谁那么笨”……
我们想要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每一个同学都要有爱心,都要有一颗想帮助同学,想为班级服务,想让班级各方面都好的心,只有当你有了爱心,别人发现你是个有爱心的人,大家才会愿意帮助你,让你成为一个更加幸福的人。所以,新的环境,无论你以前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现在你可以重新做人,做有爱心的人。
记住一句话:“让大家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
(二)树立榜样
今天,我就因为咱们班里几位同学的存在感到幸福,举例说明:
(通过第一个拍照环节,我会特意记住一些同学的名字,在此举例)
帮忙拉桌子的、捡起垃圾的、最早开始排队的、组织大家站队的……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尽可能多的表扬。
这个环节,是重点。
不仅可以使无形中帮助他人的同学获得成就感,同时也强化了他的这种行为,以后他会更加重视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而且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有爱心”“有爱心的行为是什么”,激发他们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如果表扬了十位同学,另外十位同学受到激发,那么班里一半的同学就有了班级责任感。
接下来,就是强化这二十位同学的行为,并不断发现更多为班级服务的同学。
增强班级凝聚力,就要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要为班级,为他人。
四、学校规定和要求
需要拿本记录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