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国企的档案部门工作,现在工作满5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整理工程图纸、核对信息、录入信息,再移交给同部门借阅室。部门同事也是与图纸、资料、书籍打交道。工作上有各自区别,相同的是业务都比较轻松,很少加班,也很少更新知识储备和技能。换句话说,入职后大家可以很快掌握工作方法,再用一段时间熟悉熟练,基本就按部就班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了。而工作经验并不会随工作时间更新和累积。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和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我也斗志昂扬,踌躇满志,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但是长时间的重复性机械劳动,很快就丧失了斗志,变得焦虑、不解,再变得接纳和混日子。我们从事的就是很多人所谓的“养老式”工作,工作不难,工资不高,业余时间比较充足。
那么如何让工作不“养老”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对待工作,要做就好好做。我们一直抱怨工作没劲,没有可创新途径,可是再简单再朴素的工作,也有做的好和做的不好之分。拿我们档案来说,每天都是做重复工作,我们也一度以为真的没什么可以创新的。但当我们参观了相近的公司之后,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论断。对方也是档案部门,和我们公司规格差不多,但是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档案馆,可以接收其他公司的档案存储和保管;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基地,档案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过来实习;将重复的档案工作分包出去,将档案人员从日常机械非创造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公司各部门主动推送资料......档案部门从服务转向管理,提高了自身价值,也给公司带来盈利。更不用举日本匠人的例子了,最微小不起眼的工作,也可以做到极致。所以,转变思维很重要,将头脑中“我们没什么可改变的”转变为“我们在哪些地方还能改进?”不断寻找新的思路。要知道,即使方法失效,最差就是维持现状。如果有可能改变,为什么不试试呢?
业余时间,丰富自己,开启第二职业。以简书为例,一些被大家认可的作者,都是通过每天笔耕不辍的写,提高思考和写作水平,逐渐被大家熟识。生活给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有的人在工作之余,既健身又培养爱好;而有的人,尤其是“养老”工作的人,平时上班就有一些空闲时间,如果都是在打发、消遣中度过,真是浪费了大好时光和生命。一天两天看不出差距,一年两年也还好,但是五年、十年,人生际遇大不同。谁能保证这份“养老”工作就真的能做一辈子呢?不要等到市场发生变化,才心痛自己浪费时间,无一技之长。有那么多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启了第二职业,为什么不是你呢?
写到这里,鸡汤灌了很多,也许还是有人说,我还是不知道该干嘛。那我告诉你,至少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对自己负责。前些日子,我们整理了库房废旧资料,准备回收,找我们熟悉的废品回收人员处理即可。这个事情是我的同事Y负责。当我问Y,是否联系了回收人。她说:“你之前给过我两次电话,我都没存,而且今天下雨,她也不能过来啊”。我说:“可是你要提前联系啊,万一对方有事,我们的进度就慢了”。后来,我打了电话,对方表示第二天就可以过来。Y第二天见到回收人还很惊讶这么快就过来。在处理废旧资料时,Y说堆在地上的箱子不是每个都可以处理,需要她一个个当场筛选,而且她也没有清单,因为这些箱子是以前离职的同事整理的,好在箱子上贴有资料信息。我告诉她将信息剪下来再整理。她说:“不用这么麻烦吧,直接拉走不就行了。”我说:“处理的东西必须有销毁清单,才能和库房资料对上号”。后来在回收人的帮助下,将信息一个个摘下来。后续的事情我就没有参与。之后Y给我打电话说回收人拉了一半东西走了,第二天再过来。我问回收价钱,她说不清楚每斤多少钱,也不清楚有多少斤,她没有和回收人再确认。虽然这个回收人这些年一直在我们公司各个部门回收,也都给的是很实诚的价格,但是我对Y对工作毫不上心的表现还是很震惊。这些的确都是工作中很小很小的事情,可是小事都不想做、不去做,大事又怎么能做好呢?
所以,即使再不起眼的部门,再小的事情,也有做的好和做不好之分。如果你对待每件事情都上心,都认认真真去做,一点点累积起来,肯定和现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