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趁早上凉快,带着小帅才在村里村外转悠。
路旁到处是一人高的蒿草,一片葱郁。这在我小时候,都是柴禾,农忙过后就砍掉了。那时,路上、地埂、田埂都是光秃秃的。孩子们到处撒丫子跑。现在,地里、田里都不敢进去了,怕深草里面有蛇。
以前,水稻一年种两季,早稻收完接着种晚稻,充分利用耕田。三伏天割稻谷插秧,那叫一个热。现在只种中季稻,避开了最热的那一个多月。中稻的口感比早稻、晚稻要好一些。
立秋后收花生,花生米的主要用途是榨油,也会留一些炒着吃。农村老爷们儿最好的下酒菜。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的嫩叶采下来,洗干净,揉碎了,是一道好菜,叫油麻叶。
老家人种芝麻,是用来榨油。芝麻油因其量少,通常是给孕产妇、病人做菜用。据说营养成分比花生油、菜籽油高一些。
主要的农作物,还有大豆、棉花等。这两天只是在近处转悠,没看到。
水库不知被谁家承包了,养着鱼。水很深,大人最怕孩子往这里跑。
小时候的夏天,村里的男孩子喜欢在水库里游泳。怕被大人训斥,故意理光头,因为留头发时,大人只要看见头发是湿的,就知道孩子偷跑去游泳了。现在,大概没人游了。
河里淹死会水人,是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与水库隔着一道埂,是一片野荷塘。水质比水库差多了,不知道为何。
家门口既可以做菜园,也可以做花园。南瓜、冬瓜、黄瓜、葫芦都是特别好种的菜。一颗苗长大了,藤蔓能牵满院子。瓜儿跟捉迷藏似的,等着人们去找。有时候越是在眼前,越是难发现。也许某天突然就会发现一个大瓜,充满了惊喜。
路边有几丛美人蕉,很漂亮。小时候喜欢用它的花汁做染料。
金银花,淡淡的清香,闻之心旷神怡。把花瓣晒干泡茶喝,清甜可口,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这种小黄花,有点像向日葵,但是比向日葵小许多。不知道叫什么花。以前没有,后来移植过来的。
靠墙边暗红色的叫鸡冠花,花朵像公鸡的鸡冠。粉红色的,我叫不出名字,也是后来移植来的。
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棵栀子花。不过花期已过,闻不到那浓郁的芬芳了。
小时候最常见的太阳花,这次没看到。
在外漂泊时,不仅怀念故乡的人,也怀念故乡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