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是和女儿早起去湖边散步的第二天,因为我要去上班,我就看到自己很着急,很不耐烦,想要催孩子快点再快点。我又会觉得她影响了我的进度和节奏,那种被打扰被拖后腿的感觉又来了,我很烦很生气很恼火。
觉察到了,先放下。
提醒自己多看到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比如,她已经愿意出来散步了,她能早起,她坚持的是第二天。当我这样去想的时候,接纳和允许就多了一些。
中午回家,看到垃圾袋堆积,垃圾桶空着没套袋子,猫粮放在茶几上,零食绿豆糕没有封盖子,看到她拆完快递的垃圾满地扔,我心中惯常有的愤怒不满委屈就全部升起来了。厨房她也没有喝绿豆汤,我觉得这个孩子在忽悠&应付我。她邋遢懒惰,随手扔垃圾,脏乱差,不知道收拾,不知道体谅分担父母,总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把家里茶几上搞得一团糟。一点不知道收拾整理搞卫生,这样邋遢脏乱差以后咋办呀?就给我妈当年发愁我不会做饭一样。那一刻除了有对孩子深深的厌恶愤怒不满和斥责训斥催促命令之外。我脑海中还想到了之前很多次这样的场景。我中午下班急匆匆赶回家,想给她弄午饭。结果她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家里垃圾到处都是,茶几上堆满早餐的各种剩余食材,不收拾,不扣盖子,让我觉得特别恼火。我心中想着:你一个人在家,是应该很懂事很有眼色的,最少应该表现好一些,不让父母一回家就看到这满目狼藉吧?这是我父母给我的期待和要求,所以我活得小心翼翼,习惯性看人脸色行事,而且会主动去做很多。比如让物品归位,及时归纳整理,做力所能及的活。就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被接受被喜欢被认可被夸赞的孩子。小时候的我就害怕别人批评我说我什么没干好,没有眼力劲,害怕不被别人喜欢。尤其是我在别人家寄人篱下借宿的时候,比如姨妈家舅舅家,我对自己有太多的压抑,我有太多的讨好和刻意为之,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个容身之地。
所以,如今,当我瞅到女儿的反应和表现和我截然不同的时候,我就开始狠生气了。我觉得她这样是错误的。她做的很不好。我讨厌这样邋遢懒惰脏乱差的她。我更害怕由此而引发的我老公对孩子的二次批评,外加对我的双重攻击,他会附加一句“都是你一天邋遢,没给娃带好头。你一天不知道把我这生活习惯好好培养一下,女孩子,这咋行”从他以往的批评中,我可以听到“混乱逻辑,孩子行为生活习惯表现不好都是我的错”。他用一副高高在上的指责者的姿态,把自己躬身局外。而让我和女儿成了共生连体连带受批评的责任和待遇。
所以,今天中午,在看到他停车进家门的那第一瞬间,我看到了自己的紧张和恐惧还有着急和小心翼翼。我看到自己一边忙着给她开门,一边更加着急和愤怒的批评和指责女儿,让她快速收拾利索垃圾。
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过激行为反应模式背后,是我的恐惧,我的羞耻,我对孩子的不接纳和高期待。我对老公的恐惧,把他想象成了一个特别恶毒,特别暴躁,特别没有耐心特别易怒的人,于是对他我的应对姿态就变成了讨好。对女儿我则是指责。
讨好的下一步就是拉着女儿一起取悦他爸爸,用大口吃完爸爸带回来米饭的方式。没想到,女儿选择睡觉不吃饭。我又开始感觉到失控了,尴尬了,害怕他爸爸会生气会发怒会抱怨会催促会强迫,他也会跟我一样有高期待,和高控制,渴望被喜欢被接受被认可被夸赞被感谢。
既然女儿不吃,我想我可以理直气壮满足自己。我有点想吃米饭,可是一看到锅里剩下的绿豆汤,凉拌豇豆,我选择了回到“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状态,先吃完多余的剩菜剩饭,不让它变坏,先带头消灭这个食物。有一种牺牲感,委屈感,付出感,一种压抑,一种我爸妈那样的苦哈哈的感觉。一种未直接满足自己内心渴望的委屈感和压抑感。
还好,自己做的饭,自己也是喜欢吃的。完了之后,摊开袋子,吃了我喜欢的麻辣豆腐和几块肉,也算是把我的内在小孩安抚了一下。
收拾垃圾洗碗,尽量让这个家干净。我在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安静,心安理得的事情。我的内心有个恐惧和担忧的信念“如果别人都在忙着上班,你是没有资格偷懒不干活没眼色的,你必须也得很勤奋,让自己在家紧张忙碌起来,你没有资格这么悠闲任性为所欲为”我内心没有松弛感,没有允许,觉得我不配任性随心所欲地活着,所以我也不敢允许我的女儿肆意横行霸道的活着。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还在想连带控制&改造孩子,想让她活得跟我一样委屈痛苦压抑小心翼翼紧张兮兮。辛亏我的女儿她自己有思想。
今天高考出分了,看到王佳悦597,曹佳怡544,常益豪590的高分,我看到自己内心的羞耻感恐慌害怕焦虑不安又全部被勾起来了。不管我是否愿意面对,这就是一个事实。面对别人孩子优秀的成绩,承认自己孩子在这方面差强人意。同时,面对由此引发的自己深深的羞耻感和被彻底完全否定,打脸和质问的感觉。
这些都是我们一家人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欣赏自己今天中午对自己的情绪觉察和探索模式,陪伴自己和记录书写梳理的过程,让我一点点更加懂得我自己。为自己的自我负责点赞。为早上锻炼看书听课记录取快递,做饭洗碗给孩子安排好午饭水果的自己点赞。看到我自己在尽全力做我能做的一切,承认确认我已经足够好了。
放下恐惧害怕,回到自己的中心,稳稳当当做好当下的自己。午休一会,在当下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