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花好月圆,有许多浪漫的联想,于是我们老夫老妻也想着看场电影,搞点小浪漫,凑个年轻人的节奏,找部爱情电影看,一查《七月与安生》,评分5.8,不高,再看另一部《大话西游3》,评分更低,好,就这部吧。
看完后,不是滋味的滋味,依稀记起这是当代挺有才华的女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好象我看了原著的一点开头,怎么说呢?对于当代作品,我一般不太感冒,因为个人时间精力有限,而当代作品是否有价值,往往需要时间大师的考验,个人懒,就直接从过往的经典中去淘了,即使当代作品,我也看口碑,在看书方面,我是典型的"盲从权威"型。安妮宝贝是人气较旺,口碑较好,而我又较不太感冒的作家,也许是个人心境的缘故,已然处于低谷,还再接触阴郁凄冷的作品,还没那么强大,因此看完原作改编的电影,也算是对原著的另外一种阅读吧。
当然对这种三观不正的作品,丈夫是看不惯的,我呢,因受他的影响,也觉观感不舒服,甚至因为冷,又要接孩子,而提前出了影院,可是,奇怪的是,每次看完电影,镜头都会在脑海中自动化地反复闪现。于是随着这一回放,内心就自动化地再三品味了,这一品味,觉得电影,起码原作还是有内涵的,男女主角关系,有点张爱玲笔下《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味道,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既想要红玫瑰,又想要白玫瑰,左右为难,至于两位女主角的关系,则是更有普遍性的一点一一别人的生活总是最好的生活!可是当调换过来,发现也会厌倦,也不过如此。也即"距离产生美"在作祟。或者说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必经过由迷失自我到发现自我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作品还是有点味道在里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