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彬
今天在金山窑看到鱼塘边的李子树。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九十年代。我外婆家也有个大鱼塘,鱼塘边同样是一排李子树。那些李子都会在端午节前后成熟。因此都叫它端阳李。每到那时最喜欢去外婆家,因为那时物资匮乏,没什么水果。外婆家最多的就是李子,可以吃个够。
每年到了李子成熟的时候,外婆全家都会很忙。因为李子不仅自己吃,主要是摘去卖。这也是当年她们家里一笔不少的收入。我去了当然也会帮忙采摘。个头大的是不敢明目张胆吃的。大的一定是拿去集镇售卖换钱。所以最开心的就是采摘时大个的李子从树上掉下来,因为摔坏了就可以吃掉它。我外婆家在孔明,但不知是何原因要赶卧龙和平乐。可能是因为场镇大人口多的原因吧。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背着背篼步行去场镇。每天,天还没亮就会打着手电筒出门。外婆家离卧龙有八公里要走很久。加上背着几十斤李子,就会感觉更远。到了场镇占了摊位,就开始售卖。我已记不清当时的价格,只记得每场下来还是一笔可观收入。而且在那个年代只知道外婆家很富裕,去了就会吃上肉。
外婆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舅舅,另一个当然就是我母亲了。我们家和外婆家贫富差距还是很大。记得偶尔还会接济我家大米之类的,因此在假期周末也爱去玩。虽然去了会干一些农活,但似乎生活比我家开得好。外婆也很心疼我,虽然我舅舅也有两个儿子,但感觉对我额外的喜欢。在我七岁那年,我悄悄摘了邻居家五颗李子。主人家发现了就告知我爸,结果一顿暴打,全身有很多地方淤青。我去外婆家脱掉衣服,被外婆看见心疼地流泪。她说:“不就几个李子吗?我们掉鱼塘里的都不知道有好多,何必告状,还打成这样”。
端阳李的味道不知在哪年,已经从脑海里抹去。也许后来随着经济和运输的发展,市面上多了太多品种,慢慢替代了端阳李。这些带有乡愁的味道也逐渐在人们的脑海里消失。之前的鱼塘边,房前屋后,早已看不到李子树。当我再次看到端阳李时,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还有那熟悉而陌生的味道。
等到金山窑那棵端阳李成熟时,再去来一次亲密的邂逅。找回儿时的回忆和那个年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