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下班的路上,突然收到朋友的一条微信,内容简短,就是说金庸先生去世了。我看到消息时心中微微一震,颇感到惋惜,心想一代通俗文学大家就此逝去,武侠的江湖上又添了几分寂寞。但也就此而已,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深切悲哀,只是平平淡淡地和同事聊着点别的事,一路相伴回宿舍。
接下来的两天里,媒体的悼念之文铺天盖地而来,内容多是说武侠界的泰山北斗就此仙逝,然后追思他的小说成就,以及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给众人带来了多少的回忆,热度一时无两。就连朋友圈中,也有不少感慨的言论。但我心里略有些不满,觉得媒体拿一个死去的名人做文章,实在有些不厚道,而且悼念之文多是惺惺作态,没有什么真情实感。其实这种情形实在是不少,例如杨绛去世,例如霍金去世,总有不少人出来发一大堆感慨,表示深切悼念,似乎杨绛和霍金是他们的至亲好友,他们唯有长歌当哭。但其实在那些名人逝世之前,他们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死者的生前事迹,于是广搜博取,精挑细选,终于在仓促之间拼凑出一篇能够让观众唏嘘不已的讣告。其实我觉得这样实在没有必要,但又暗暗叹息,这本就是媒体的运营之道。
或许是我天性薄凉,我总认为,这世上每分每秒都会有人在死亡,如果不是死者的亲朋好友,根本不会伤心在意,正如陶潜的《拟挽歌辞》中所说的那样,“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类的悲欢喜乐本就难以相通,不必强作哭脸。许多人连金庸的原著都没读过,亦或是仅读过一两本,对金庸的一生丝毫不了解,顶多看过几部被改编的电视剧而已,何必人云亦云,跟风悼念呢。
小时候看过不少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但真正阅读金庸小说,还是从高二暑假开始。那时我在补习班补课,原本没有什么读书的欲望,但有一次到图书馆闲逛,偶然间看到金庸写的《倚天屠龙记》,于是信手拿来看看,我当时看了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就被他的情节文采吸引,同时还觉得电视剧和小说真的不一样。从此,便开启了我阅读武侠小说的大门,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每天补习完,便去图书馆借上一本金庸小说,然后一天之内看完,接着第二天又继续。到大学之后,时间更加充裕,我便去图书馆找金庸的小说,一一从头来看。他的十五部小说我除了一本《鸳鸯刀》没有看,其余的都看了,有名的小说如射雕三部曲、天龙、笑傲江湖等看了好几遍。在看金庸的同时,我也渐渐浏览别的武侠小说,诸如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凤歌、沧月等。各家均有可取之处,但总的来说,我受金庸的影响最大,后来尝试着写武侠,都深深带着金庸的烙印。
武侠评论界说金庸是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这的确是中肯之论。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公白羽、王度庐等人虽是英才,毕竟为时已远,而且他们的武侠带着旧式武侠的调子。新武侠的开创者梁羽生文采不乏,但情节略显平淡,武侠至金庸,才可谓真正的巅峰。无论是情节之奇妙、文采之斐然、格局之宏达,都是无人能出其右,他的小说,包含了许多古典的因素,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星象占卜以及中国的哲学理思等都被他融入小说之中。其实只要看了他的小说,几乎是停不下来,总是想要一口气把它读完才甘心。后面的武侠小说家,例如古龙,可算是另辟蹊径,在金庸之外别开一家,也吸引了众多武侠小说迷(我就是其中一位),但平心而论,就整体而言,我觉得古龙稍稍差了那么一点点。至于现代的小说家,凤歌、小煅、沧月、步非烟等,作品不错,是现代武侠界的中流砥柱,但要说比金庸,总还是稍逊一筹吧。
不过,金庸的小说也未尝不为人所诟病,他的有些思想观念以及小说主角的光环,也只不过是现在网络爽文的高级版罢了,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虽然他名贯天下,但要比鲁迅、沈从文这些文学大家,那还是远远不如的。不论是文采还是格调,不论是情思还是影响。
至于他的身世,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在意,我知道的只是他的小说,因为他是通俗文学大家,所以知人论世的情况也似乎不必要,除了《笑傲江湖》略带讽刺意味,其余的作品大概不必了解其创作背景了。就像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总而言之,他是一位武侠小说的大家。
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给我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
他的小说使我走上了看书的道路,并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他走了,我略感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