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斋精神相往来
郑晨寅
因学习、研究石斋先生之故,数年来,余屡奔赴东山查访文献、请益乡贤,亦多有所见识东山学者之研究成果,深感于故里之人对石斋之特殊情愫。忽有一日,吾友何兄声称:东山有一“国家干部”乘公务之余,致力于为石斋立传,笔耕不辍,已写就洋洋数十万言。余讶然,偕往见之,一晤如故,遂订交。此后纵横论辩,时有针锋相对,亦时有所见略同,把酒言欢,一笑泯然。喜勇君与我年齿相仿,其思想往往无所羁绊,其意气慷慨、激扬文字之处,或可视为石斋先生之异代嗣响,而多有启予者。《庄子》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然则精神之可通、万物之平等,古人已言之矣;继往圣之绝学而有所创新、有裨时用,吾辈勉乎哉!今其《黄道周传》即将付梓,读者自可快睹评议,跋尚简括,不复赘言;惟余读此书第七章“信仰”一节之时,曾有感而草成一诗,虽觉诗意未完,仍附于其下,以此作结:
吾友林兄生闽南,
天高海阔思飘然。
石斋故里遗风在,
投笔沉吟泪未干。
那人作于丁酉仲春
(作者系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黄道周文化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