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健身房,到楼下就犯了难——电单车停放区的出入口被一辆小车堵得严严实实。正打算临时停在对面店铺门口,旁边一位同样要停车的小哥提醒我:“这儿不能停,我正准备挪车呢。”
我俩正发愁,目光同时落在了被堵出入口旁:一辆小车边靠着辆共享单车,单车旁只剩条窄得能卡住车轮的缝隙,我的电单车不挪开它根本进不去。我正站在原地琢磨办法,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路过,大概看出了我的窘迫,没等我开口,直接伸手把那辆共享单车搬了起来,稳稳放到了旁边的空地上。
瞬间,原本拥挤的出入口豁然开朗。我拧动车把,顺着斜坡轻轻一加力,电单车就顺利开了进去,忙不迭地冲阿姨连声道谢。旁边的小哥也跟着进来,只是小车挡住了常用的塑料斜坡,只剩另一个用砖块垒底、铺着块木板的临时斜坡。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车推上坡停好。
没想到,刚帮我挪完车的阿姨还没走,见小哥停好车,又上前把那块有些松动的木板重新铺平整,然后像做了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转身就默默往前走了。
看着阿姨的背影,我心里又暖又感慨。现在总有人说,社会变得冷漠了,连老人摔倒都少有人敢扶,可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却主动为两个陌生人弯腰搬车、铺木板,没图一句感谢,甚至没多停留一秒。
其实不是好人少了,是我们太久没被这样纯粹的善意打动过。阿姨的热心,就像屋子里常用的电灯,不耀眼,却一下子照亮了人心。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顺手帮了个小忙,可这份“顺手”里的真诚,比任何大道理都有力量——原来温暖从不是稀缺品,只要有人愿意先伸出手,这份善意就会像接力棒一样,悄悄传递下去。刚才我连阿姨的样子都没看清,只记得她搬车时胳膊微微用力的模样,可这份暖意,让我觉得踏实又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