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恶心“读书读傻了”这句话
我最恶心“读书读傻了”这句话,就是一群没读过书的人在酸,然后仗着自己年长几岁用一种欺负你的语气说出来而已。过年时亲戚聚一起打牌、我不会玩就不参与了、就会被说读大学读傻了………
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回老家,因为回老家就意味着攀比,攀比的结果就是:大学白念了,还不如你姑家表妹,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现在每月都一万多…我想说:赚钱多少和我是不是大学生关系很大么?
但是也不想说,因为太消耗精力。
最不喜欢的就是家庭聚餐,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说一些有用的废话,一定要求敬酒,然后整两句。
我不乐意,随口说几句,结果我妈说:大学白念了,拿不到大面上来…
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说了,突然觉得特没劲。
但是,说这些话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上过大学的!!!
因为上过大学的人,没必要贴“大学生”这个标签。
有位知友说得对:
最讨厌什么事都往大学扯的人,如果不符合ta的逻辑,大学就白读了。
不过也没必要带情绪,因为纬度不同,认知不同,鸡同鸭讲,只会消耗自己。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和撒币论短长。
不同认知的人,尤其是你读了大学但是他没读大学的人,一旦你哪点做的让他不开心,他就会说读个大学就是这样的?不仅如此,如果你住城里,他住乡下,他会说城里人就怎么怎么的,或者说哎呀看不起我们这种乡下人,所以,并不是因为读了大学怎么怎么的,而是这些人自卑,特别是他不如你的这些方面就是他的痛,一旦你让他不痛快了,他就要极力的嘶吼,企图证明你比他优秀的地方是错误的。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吉娃娃,因为他太小个子,所以碰到比他大的狗他就很害怕,然后极力的狂吠。
(二)经过大学会让你的路途更坦荡
人之一生,经历过大学四年的洗礼和磨练,与其他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相比,你的人生自然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大学经历是成长的“助推剂”,大学的文凭是求职的“敲门砖”。你的某某邻居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有千万家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以你邻居的智商和才能,如果让他毕业于某一所985或者211大学,那么他还会仅仅是千万家产的暴发户吗?千万家产可能不过是其他富豪资产中的余额罢了!退一万步讲,就算那些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成了暴发户,但那些人并没有因为自己“成功”而让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业。相反,那些人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的孩子努力读书,能上985绝不让孩子读普通一本,能够上一本院校绝不让孩子去读职专。因为在他们的信念中,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复制”他们的艰辛之路,因为这个过程真的太苦了!
纵观社会上的那些成功者,文盲白手起家到最后成功的人是有,但极其稀少。从大概率上看,文凭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当然这个成功不仅仅是获得多少万的金钱,还包括拥有怎样的地位、人脉和能力等方面。一个包工头告诉我,一个孩子还是要上大学的,属于文盲式包工头的“好日子”已经渐行渐远,不上大学的年轻人,在未来的十年时间内必定举步维艰。
举个简单例子,你有一个朋友,高中辍学,开了个炸鸡店,月入3w,你985本科月入1w(知乎年薪百万的超人不谈),你是不是不如他?我觉得不是,如果你也开一个炸鸡店,在社交能力接近的情况下(前提,因为太重要),你大概率经营的比他好,赚的比他多,哪怕你学的专业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工科!你会思考消费人群,会考虑顾客的就餐体验等等,这几乎是一个高学历人才的本能反应,调查实验研究解决,当然一切也有特例啊,只说一个概率问题
读书是普通人增加选择面(改变阶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科毕业可以考县乡公务员,进普通公司,研究生毕业可以考中央选调或者进500强企业,平台是不一样的。如果专科毕业进一家普通企业可能蹉跎几年,也可能运气好有关系能赚到钱,可是等到中年遇到大企业的甲方同龄人高管还是免不了羡慕的。
(三)上了大学的人有一种隐藏在骨子里的力量
上大学代表了什么。首先上了大学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有一个正确的三观的。其次代表你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广阔,看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最后,你最起码可以给你的12年学习生涯一个60分的成绩,最起码你的12年没有荒废,对很多常识性问题还是明白的,最起码不会相信永动机这种东西。何必在意他人说什么,按自己的想法走,听其他人说的去做,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路。
大学生刚毕业,不一定会一下子成为人上人,很可能会屈居人下,但不一定一辈子都屈居人下。文化是一种底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隐藏在骨子里的力量。在大学四年,只要你不是在一千四百多个日子中混日子,毕业后你就有可能成功。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的80后,万里路已走完,万卷书未翻破,对生活的个人洞见,全在新新新心信芯达人。送你视野破五洲,只需要驻足我的文章一分钟。随手点个赞,祝您月入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