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调研警示教育中心时强调要“聚焦‘关键少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地方、基层的贯彻落实、“关键少数”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慢盘活”“拍一板而定全局”的关键作用,要涵养“四种情怀”,以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涵养人民情怀,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为民父母”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生动而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奉献,从来不乏淡泊名利、舍身付出的感人故事,而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成长起来,“把自己埋在沙丘上”的焦裕禄,“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用一生照亮大山女孩梦想”的张桂梅……这些优秀模范生动诠释了人民情怀的具体内涵,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关键少数”更要厚植人民情怀,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立潮头,明辨公与私,正视舍与得,当不为私欲所扰,当不为名利所累,蜡炬成灰讲奉献,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呕心沥血中不断升华自己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涵养“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情怀。担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宝贵精神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进入新时代,需要党员干部发扬担当精神,将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善啃“硬骨头”,善接“烂摊子”,不负总书记的嘱托,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强化公仆意识和担当精神,到实际中去“摸活鱼”,到群众中去“拜老师”,到清新的生活中去“深呼吸”,到广阔天地中去“找答案”,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涵养“上下求索不止步”的奋斗情怀。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着,奋斗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主旋律。有无数的奋斗者,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以泪水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以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星空,照亮漫漫长夜,点亮了发展蓝图。实践证明,越是艰难的地方,越需要不懈的奋斗,越需要一种奋斗的情怀,作为持续奋斗的不懈力量源泉,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就要走到问题的最前端,聚焦“关键小事”,解决好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问题。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一锤接着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当好轮船上的“螺丝钉”,汇聚好“中华巨轮”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涵养“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清廉情怀。擦亮初心,当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清廉情怀。“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小节不守,小欲不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操守、忘了大义。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时时处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纽扣”,切忌在盲目攀比中心理失衡;务必管好自己和亲人,既严于律己,还要防止“后院起火”,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面对县令的十斤黄金贿款,东汉名臣杨震不为所动,诫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廉洁从政作为生命线,时刻自重自省,做到不坏规矩不留污点,不搞特殊不失威信,不谋私利不失民心;时刻慎独慎微,“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