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三点:
1、我不太懂哲学;
2、我阅历还不够;
3、看标题应该是一篇爆文。
随之而来,我又想到了三点:
1、大部分人应该不希望点击之后发现这是一篇哲学类文章,因为看不太懂;
2、大部分人应该不希望这是鸡汤、阅历类文章,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永远看不完;
3、怎样让这篇文章成为爆文?
先说运营。
1、最通用的运营三步法是:开源、节流、促活。
2、运营最需要注重的是:效率。
3、运营是一种策略化的经营手段,需要以数据为基础。
再说人生。
马斯诺需求理论对人的需求进行了概括: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还记得电影《致青春》里陈孝正说的一句话吗?
“若是一个人真正对待他的人生如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建筑,那么他绝对不会允许那一厘米的误差。”
这句话,在当时观影的时候,在那个环境下,倍感激动,觉得人生就该如此。(当然,这不现实)
人的意识形成基本上包括三个阶段: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
我以求职为例:
很多即将毕业,或者曾经经历过毕业的人,心里都应该很清楚。
大部分学生在求职这条路上是不知不觉的。
大学期间,没有出去实习过,没有在校内做过兼职。浑浑噩噩度过四年。即使你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学霸。我也将你归为这一类。
到了找工作,看别人开始了,带着做的很不好的简历,到处投递,没有面试,最后不得已选择一家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当初的豪情壮志,当年高考结束之后的霸气宣言。全都烟消云散。
渐渐的,觉得生活就是这样了。安逸,也许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再说后知后觉的那部分人。
找工作开始之后,发现身边的同学每天西装革履,拎着皮包,早出晚归,感觉帅爆了。
经过打听,哦,原来我也应该去找工作了。
经过在各大招聘网站、论坛上的几天折腾,了解了校招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简历也找前辈做了修改,虽然技能方面已经来不及提高,但是还有时间去总结一下大学期间的经历。或者是社团、或者是学生会,又或者是一次志愿者活动。
这部分同学,对生活还有一丝幻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很灵活。
最后,是先知先觉的那部分人。
进入大学,积极申请学生会、社团干部职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利用寒暑假外出实习、日行兼职;甚至几个同学捣鼓着去创业;有些宅男,选择了报名一个技术培训班。
大二或者大三暑假,开始外出实习。
大四,被提前录取。
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想象。
总结以上关于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和先知先觉,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做的好的,就是自我管理;有一点是没办法做到的,就是对外部环境的掌控。
比如楼主,当年本科在校期间,做了上面先知先觉里的大部分内容。找工作也是先知先觉,并且拿到了当时在身边同学眼里看上去不错的offer。
但那毕竟是身边同学眼里看上去不错。因为圈子太小、资源不够、学校不好。
于是,楼主选择了读研,读研期间,针对现在从事的产品运营工作,精打细算,每天孜孜不倦的学习,先后去了百度、去哪儿实习,校招期间拿到了一大批互联网公司offer。
但是,这个时候发现,更牛逼的人去了美国。去了facebook、google、apple,硅谷。
但是,相比于之前的我,我认为自己更饱满了,懂得更多了,按照通货膨胀和工资涨幅来看,现在也是赚到了。
所以,当你对外部环境没办法掌控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做好自我管理。虽然不可能没有一厘米的误差。
再结合前文运营的一些关键内容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说一说。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前两个层次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基础的层面,是保证一个人能够正常活着的关键。我就不说了。
到了第三部,社会需求,其实就是社交需求。以及后面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三个方面,与运营的知识完美的契合。
我们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本体。我们应该开源。
为何腾讯是社交巨头?
因为他们把握着最多社交关系,社交关系就是资源,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怎样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就是开放自己,结交认识更多人,并且放低姿态,让更多的人更乐于主动接触我们。
我们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本体。我们应该节流。
这一点是最难的。
曾经说过:“两个人谈话,70%看情绪,30%看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基本上就没用了”
各大互联网公司花了很大的成本去获取用户,然后认真的服务于用户,因为每一个用户的离开都是非常容易的,损失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处于我们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诚待人。
诚,为人之本。
我们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本体。我们应该促活。
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了。平日里,打个电话,发个短信(甚至是月底的时候,短信套餐用不完了,别浪费),微信发一个有趣的图片。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自己的通讯里,几百人的名字,日常打电话的有几个?
活跃度越高,当各自有需要的时候,获得的资助会是自己远远想不到的。
效率,对于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24小时,我通常分成4份。
6小时睡觉。6小时完成公司8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6小时做自己热爱的事情。6小时根据当日需求做规划。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人一生有30年在睡觉,5个月在上厕所,15个月在寻找丢失的东西,77小时感到困惑(我觉得这个时间算少了),3周发现自己错了(这个也少了),6周时间等红绿灯,51天在思考穿什么(对女生来说绝对少了),67天感到心碎,3个月在洗衣服(对女生来说少了),34天在孤独(对单身20多年的人来说,少了),7个月在XXOO,200天在洗澡,2天在撒谎。
所以,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提高效率,减少额外的劳损。
所以,人生中有很多时间,是可以用数据指导我们的。
运营你的人生,就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