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斯多葛哲学中物理学是土壤,决定了伦理学的繁盛和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理学的维度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学习伦理学具有长久的意义,也是斯多葛哲学的精华。前面曾介绍过相关内容,但是我要说明,认知会根据个人经历不同体会不同,只能点到为止,更多的需要结合个人思考得到结论。
人同属与宇宙灵魂。斯多葛哲学一直要求人们遵从自然而生活,他是要使人们的行动符合理性,符合逻各斯。在他们看来,德性是至善和最大的幸福,因为只有德性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过这样的生活就是实现自我。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就是为了宇宙理性的目的而服务,为宇宙的目的而尽力。
我的朋友,你一定会想,这比王健林的一个亿还要宏大的目标无从下手啊?宇宙和世界距离我们都太远了,人想的更多的是功课,还有午餐,或者是房贷,还有婚姻,可是你让某个人关心宇宙的理性,这是什么鬼?我只有自己的小宇宙,还随时都会爆发。
你可以不用着急,这是斯多葛哲学的认知深度,没有自我的实现,没有理性的解决个人的问题,宇宙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博大包容的社会,理性的人类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力。在他们看来,理性既然为你我所有,而你我,包括一切人,又自然地同属于宇宙的灵魂。
是不是有点像老子所说的道?
不管如何,你我相互相成,彼此影响。
快乐是成功附属物。我们当然会想,理性总是那么崇高,难以体现难以获得吗?斯多葛哲学家认为,宇宙的逻各斯既表现在人类的理性之中,也同样表现在低级的本能中。因为所有的生物都有自保的需求。生物个体自保并不是目的,显然,我们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切生物都有这种固有本能。但是,老虎来了,人会四处逃命。正是这种理性,让人类繁衍下来。那些不跑的人,失去了基因传递的机会。
随着理性的发展,人们开始把理性的本性看做是他真正的自我,并且在使得理性完善,并且合理推进的目的中得到满足。
我的朋友,斯多葛哲学家特别推崇理性,认定按照理性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而成功是自我实现的附属物。在他们看来,人心心念念追寻世俗名声、财富,这是走错的方向。只有实现自我真正价值,才是最为重要的。
有意识的实现至善。于德性本身,我们进行了较多交流,相信你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斯多葛哲学家认为,德性不是人生而有之的,而是通过实践和教育获得的,德性意味着有完全的知识,所以只有成熟的人才具有德性。
例如,对于那些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孩子,你说她完善的德性是不可能的。瑞典气候女孩,她不断发出那些指责和极端的话语,并没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个世界都是这样解决问题的话,会陷入持续重复的指责怪圈。
我们都知道“平庸之恶”,因为很多人是不具备完备的知识。
古斯塔夫·勒庞认定为乌合之众,不善于深入思考,只是人云亦云。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勇气、智慧、正义和节制。其中智慧是非常重要的理性美德,如果没有智慧引导,人的发展无从谈起。
必须合理的进行判断。斯多葛哲学家认为,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行动,会自然追求他们认为是好的,避免是坏的。因此,坏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判断或者错误的意见。不同的论说中,斯多葛哲学家有时指出后者是激情或者无节制的冲动,即过头冲动的原因,有时又认定为结果。显然存在一定矛盾冲突。但凡是哲学,都有矛盾,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通常来说,他们把激情分为四种:欢乐、欲念、恐惧和悲伤。
针对这四种激情的来源,他们认为:对当前善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欢乐;对未来的善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欲念,对当前的恶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痛苦;对将来的恶做出错误的判断,引起恐惧;所有激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激情是灵魂的病态,人不仅要使其有节制,而且要予以根除。
我的朋友,你听到这里,一定会说:“这显然有点不合时宜”,我们只是普通人而已,如果摆脱激情成为无动于衷,不就成了出家出世的人吗?显然,这只是一种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成王成圣,无法不动心,不激动,不追求快乐,不感受悲伤。我们只是需要把握那个尺度,进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和完美。
相信你不想成为另一个苏格拉底和爱比克泰德,你何必强求那每一个思考的瞬间都拥有真理,即便是上帝的学说,也有自己的漏洞。
总体上看,斯多葛哲学家们在伦理学上,宣传的是自由的意志。他们认为完备的知识和意志力或者品格有联系。你无法相信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和品格极为低下的人能够成为人们的典范和榜样。阅读他们的书,会有这样的理解,只有持续的学习,打造坚定的意志,主动的找寻完善自我的德性,人生才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