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掀去记忆的灰尘,边翻白眼边努力的回忆。这么多年,语文课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我们对语文课别说生死相依了。就说说学语文最走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对,小学的时候,准确的说小学一到三年级的时候。
突然发现,我们对语文的学习过程和诗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有几分相似。刚刚启蒙便迅速发展达到鼎盛,达到屈原的高度。之后便开始渐渐衰退,即使后期也会有新的一轮的兴起,有李白、杜甫、李清照般闪闪发光的人。但屈原就像是那棵树的主枝干,而其他的骚人墨客像是一棵树的无数个分叉。大海里的小波浪再美,也不能和惊涛拍岸的巨浪媲美。
给读小学三年级的外甥女辅导作业的时候,问起她最喜欢的科目时,小姑娘眼睛都没眨一下便说是数学。答案还是有点超出我的意料的,我想,毕竟作为一个女孩子,而且只有三年级,不是更应该喜欢有童话故事的语文吗?我笑着问她原因,她说语文可麻烦了,她最害怕每天语文老师都要考她们默写字词。因为不想写那些繁琐的字词而不喜欢语文。我只想对她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听说高考语文改革了,满分一百五改为一百八。目的是为了增加语文在学习中的比重,让我们多花一点的时间学习语文。扪心自问中学时期的语文学习,除了课堂上和老师学习,偶尔早晚抽出一点点时间背背古诗词,古文翻译等。再接触语文的时间就只有考场上考语文了。关于语文的资料书,一旦老师不辅导,那么那本书将干净的连名字都没有属上。文科生还好,还会学一些语文相关的知识,而作为一名被数理化就已折磨的人憔悴的理科生,对语文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到的很多的是语文的应试技巧。
翻开大学语文书,我知道,这本书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人在于语文渐行渐远的路上的唯一纽带。大学里,大家都不怎么学习那些曾经挑灯夜战学习的课程,除了文学院的同学,谁还会有闲情花几个小时,静静的读一首诗词,品一下这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经典。有这样的人,人数却屈指可数。
我从语文老师口里了解到了有的大学竟然不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我当时听到这个信息,心里一惊,一怅,一喜。我惊讶一些高校竟然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那么那些接受着高等教育的人才,缺乏语文的不均衡教育真的高等吗?我惆怅连大学生都不学习语文了,那么我们传统文化靠谁来传承,五千年的经典,难道它的传承与发扬的责任不应该在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吗?我欢喜是我庆幸,我的学校依旧开设着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一个学着工科知识,却偏偏喜欢咬文嚼字的我,上语文课算是一种享受吧。
最后,我想说:“在与语文渐行渐远的路上,且学且珍惜”。
我知道自己的文笔还不是很好,所以如果你有什么建议。请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