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制芯子 妙音传四方

    万荣县太贾村麻园巷教师多,多到让很多村庄都自愧不如。一条三百多人的巷,从1949年至现在,出了五十多个教师,两三个副教授,有几个村庄能比?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条巷子里,还有一个民间高手暗藏其中。他能把专业厂家制作的唢呐芯子,俗称节气,进行改造,使其音色更加饱满准确圆润……

唢呐示意图

他就是个头不高,话音不响,手脚不大,穿戴整洁,今年七十六岁的畅创家。其父亲曾是曲沃城很有名气的银匠,新中国成立后回乡务农。他从小受到父亲耳闻目染口手相传的熏陶,再加上天赋聪明手脑灵巧,很快便能根据父亲的作品,模仿制作一些简单银器。特殊时期,他放下银匠手艺,另辟蹊径学习吹笛子、拉二胡,在本村的家戏班子里发挥特长。进入改开年代,他继承父志重操旧业。由于社会发展变化,从制作工艺、制作工具到制作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也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汲取新技术、新技巧、新创意、新思路,使家传的银匠制作工艺,发生了质地升华,受到了业界同仁的赞誉。

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红白喜事中的“乐人”很是红火,当时还是以唢呐为主。随着一批年轻唢呐人的介入,传统的“吃烟喷火、上桌顶碗”,逐渐被正统的曲牌吹奏所代替。这时,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专业厂家出品的唢呐,在演奏一些老曲牌时,音准、音色等都不能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使民间曲牌演奏逊色不少。而把唢呐哨子和唢呐杆连接在一起的芯子,起着决定性作用。经行内朋友的多次说道叮嘱,他作为一个唢呐行人,又会银活制作的技术人,便开始对唢呐上的芯子进行改造。经过十多年努力,虽有一定改善,但总不尽如人意……

畅创家正在干活

某天,突然灵感一发:何不请一个唢呐高手,现场吹奏,自己当场改造,联合提升芯子品质呢?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到了沟北村的薛子龙。薛子龙是“乐人”行里年轻新派演奏者中的佼佼者之一。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次受县文化馆邀请,参加原运城地区行署文化局组织的“民歌、民舞、民乐”三民调演。通过演奏郭弘礼老师创作的《雁落沙滩》,荣获山西省文化厅和地区文化局唢呐演奏二等奖。一通电话沟通后,他带着音调不一,大小不同的各种型号唢呐,风尘仆仆地来了……没有精密仪器,没有专业设备,只有手工制作银活的几件简陋工具。两位民间艺人,在太贾村麻园巷一个坐北朝南,南北长、东西窄的农家小院的西房里。通过耳听手改的土办法,根据芯子粗细不同、长短不一、薄厚不等、焊法各异等笨办法,拉开了对唢呐芯子改造的序幕……

陈旧的桌面上散着几把锉刀、一把小锤、半盒焊料,铜片在灰暗的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没有游标卡尺,他们便用拇指与食指的间距丈量;没有测温仪,全凭指尖触碰铜的灼热判断火候。畅创家仰着头眯起眼,将铜片夹在两指间轻轻弯折,卷成毛笔帽之形状。成一个,薛子龙便装在唢呐上吹一曲:铜片太薄,音便尖细如针;太厚,又沉闷如鼓。畅创家侧耳倾听,铜片在锉刀下发出的“沙沙”声里,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韵律。“这截该再磨去半分。”薛子龙把刚试吹过的芯子递给畅创家,他不用尺量,只凭手感便知分寸。几十年做银匠的经验,此刻全化作了指尖的直觉。

薛子龙在吹奏

厂家出品的芯子工艺精致,芯子整体像无缝钢管一样无缝隙。而自制的芯子,中间有缝隙有衔接,必须进行焊接,其光滑度决定着芯子发音时气息的流畅无阻,音色的饱满圆润。畅创家拿出祖传的制作银活技术,焊料在铜片接缝处熔成银珠,再用竹片轻轻一挑,银珠便顺着铜纹流淌,将其紧紧咬合。没有温度计,他们便观察焊料的色泽——淡红时太生,暗红时太老,唯有正红时恰到好处。这手艺,是祖辈传下的“看火候”,比任何精密仪器都更懂铜的脾气。

简陋的制作工具


改造唢呐芯子,更包括铜管的粗细长短。畅创家用小锤轻轻敲打。铜片太短,音便急促如喘;太长,又拖沓如泣。他将铜片贴在耳边轻弹,铜片发出的“嗡”声里,藏着音节的密码。“这截该再长三毫。”他们时而低头锉铜,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用锉刀在铜片上轻轻划动。没有图纸,没有方案,全凭耳听手作。芯子在改造中逐渐成形,音色在碰撞中渐渐清晰。这手艺,是民间艺人用岁月磨出的“土办法”,却比任何专业设备都更懂声音的本质。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做成一个,薛子龙便试吹一曲,音色不美——改;音质不润——改;音准有误——改;形状有点粗糙——改;声音不纯——改;声音没共鸣——改;时间在消耗着,次品在增加着;耳音混杂、手脚麻木——歇歇再干;在流失的时间中,芯子由次品慢慢走向了完美。经过几天努力,手工制作的芯子,变成了能完美演奏各类曲牌的万能芯子。正如古人所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工具里,最笨拙的方法中。太贾村麻园巷这座小院,用最原始的方式,奏响着关于声音的最美乐章——那乐章里,有铜的呼吸,有手的温度,更有时间的回响……

非遗项目传承人证书

周围县市的同行,在口口相传互相比对中,对他手工制作的芯子认可了喜爱了。他们或亲自开车前来,或寻找熟人代购,或经过网购,用他手工制作的芯子,为自己的唢呐演奏增光添彩。县文化馆非遗项目管理人员知道此事后,立即上门考察认证。2019年6月,被评选为县级非遗项目代表项传承人,并颁发了证书、证牌。当离开他家的时候,我心里猛地浮现出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句话:高手在民间!

郭澄  中国建设银行万荣县支行  卡号:621700036001053739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