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读 Day 4:关于阿婆这个群体某种特质的非主流思考

引子:我们先来看个图
图片来自微博

关注我的简书读者:老板,图不对题,我要看读书笔记!退货!回水!

稍安勿躁,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脑海里面闪过的
第一个念头

阿婆就是迷信。

昨晚在医院,吵吵闹闹的急诊室中,我拿起刚到手的台版在慢慢阅读。
《快思慢想》中提到叙述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工作方式(注④)——他们研究对话,并从中设计问题
可以看到,他们的目标是:辨认和分析从直觉而生的答案
(即第一个进入我们心中的答案。尽管我们明知它是错的,我们还是很想要说出来的答案。)

那个我还不知道是不是对但我就是很想说出来的答案就是:阿婆就是迷信。

此刻,我卡尼曼和特沃斯基附体,升华成SUPER EGO的我想知道——

1、为什么我脑海里面第一个念头是“阿婆就是迷信”?依据是什么?
2、“阿婆就是迷信”这个判断(信念、断言、观点,注①)对不对?一部分或全对?对在哪错在哪?
3、“阿婆就是迷信”这个判断跟我有什么关系?

(阿婆:小胖子你过来,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你要这样黑我,我保证不打死你。)


图片来自百度

1、为什么我脑海里面第一个念头是“阿婆就是迷信”?依据是什么?

  • 说实话,我从看到这则消息到现在快1小时,也没怎么找到具体的案例说明“阿婆就是迷信”。
    而且,即使找到N个具体的案例说明,如果N不足够大,也只能说是小样本本身的性质,并不代表“阿婆”这个整体的性质。
    我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来源于以下的经验:
  • 1.大概遇到过3个潮汕地区的情侣因为长辈说八字不合,所以被拆散没法在一起。
  • 2.遇到过一些年纪大的长辈对风水和八字极度讲究,曾有一些让我觉得很意外的案例。
看到以上的两个作为证据的经验(可得性经验),你心里面可能会有一句MDZZ不知道当不当对我讲。
  • 没错,根本跟结论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就这样给出了一个我觉得根本说不通的答案。也就是从逻辑上我连从自身的(可回忆的)经历都没办法推导出这个结论!
那么这个第一瞬间答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推测有以下三个来源:

  • 1.我的经历中,在我还没有锻炼出拷问念头和批判性思维之前,曾有人将“阿婆就是迷信”这个信念灌输给我。
  • 2.我可能曾经经历过能让我得出这个结论的类似事件,虽然我忘记了具体的事件,但我记住了感受;当看到给我同样感受的事件时,我一方面改写了脑内的记忆(或者直接杜撰一个模糊的经历,让自己感受到内在一致性就好)一方面感觉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栗子告诉我:“阿婆就是迷信”。
  • 3.即使是我关注自己的念头、极度粗浅地【了解】(注②)了批判性思维(注③),但这个图已经无形中给我植入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上飞机祈求平安这种事情真是迷信,也就阿婆能干得出来,之前简直闻所未闻,年轻人或者有理性的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也就是说,从批判性思维角度来说,我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前提,根本不足以支持结论本身。

2、“阿婆就是迷信”这个判断(信念、断言、观点,注①)对不对?一部分或全对?对在哪错在哪?

有点滑稽的是,我发现就连这个判断本身应该怎么分析对错,我都很头痛。
首先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定义

  • 阿婆怎么定义?
  • 百度说:尊称老年妇女。

问题来了:那么多老才算老年呢?是60岁-∞大?那60岁少一天呢?

  • 迷信怎么定义?
  • 百度说: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信是自迷,看到了神奇的现象而生信,但又不懂内在的深奥道理名迷信。

问题来了:那具体有哪些可测量的行为呢?扔硬币保平安算,那么清明扫墓算吗?等圣诞老人算吗?

图片来自百度上一只用眼神逼/鄙视你的猫

好吧这种事情它没法量化统计啊!!!一来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就某个群体的迷信具体行为程度,二来我也限定了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投入,我把这个问题想到这里就已经很非主流了,我还要继续想下去吗???!!!

阿婆:请继续你的表演

图片来自镜子

恐怕这种既难以测量、又不值得劳师动众去认真测量的事情,才是我们每天的日常啊!
而且,当一个观点放在你面前,你能不能感受到它进入你的脑子还是两说。
即使你感受到了,你希望反驳——你会忽然发现你与之辩论的不是一个统计学家,而是一个使用个体案例做证据的、使用可得性捷径的人群。

阿婆:那你还说我(们)就是迷信?

这个"们"字很有意思啊~

当然我们很难说这个结论对还是错,但我根据刚才的分析连续修正了两次假设:

  • 第一次:“阿婆就是迷信”→“阿婆有比较高概率迷信”。
    然后我发现,我还是只能讨论可能性,不能讨论概率。
    于是:
  • 第二次:“阿婆有比较高概率迷信”→“如果一个阿婆是迷信的,我并不意外”。
    我感觉这个结论已经够弱的了。而且一旦辩论起来,其实在证据的可得性上,否定这个结论的证据我觉得很难提供,因为本身的定义就够模糊的了。
  • 与之相对的,我又想,我能不能说“如果一个年轻人是迷信的,我会很意外”呢?
    我花了有限的时间来想,发现我给不出答案。而且年轻人不迷信吗?
    ↓一↓说↓好↓像↓不↓迷↓信↓,↓但↓仔↓细↓一↓想↓,↓不↓对↓啊↓

你敢来个SSR?敢来个炉石50连抽?


图片来自京东

阿婆: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迷信!

我发现我进入了一个思考上的NP完全问题:我在有限步数内没办法解答这些问题!
  • 那么当我以后遇到这些问题,我应该怎么思考呢?我是应该不表态、与人辩论还是从众呢?

3、“阿婆就是迷信”这个判断跟我有什么关系?

  • 首先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对一个我不知道自己如何判断的东西充满信心地下了个判断,我对此比较担心。从这件事情来说,我会不会因为这种偏见而无意伤害某个群体?从大的方面,这种偏见是否会左右我做出错误的判断?
  • 这些偏见会让我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
  • 这些偏见会让我不做什么应该做的事情
  • 其次我认为,要这样分析自己思考过程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今后我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去思考这个问题?要怎么调整自己对念头的警惕性阈值?
  • 最后我想,其实我也会不会挺迷信的?比方说我们都不会对乘坐飞机的小伙伴说“一路顺风”,只会说“一路平安”;逢年过节祭祖,我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在跟先祖对话、汇报自己;玩儿猫咪后院的时候更是把小金鱼都留着不收(网上帖子说这样会留更多的金色小鱼干)。
常年没有金色小鱼干的猫猫们只能吃冷饮了

二、小结

我得出的结论是:我第一个念头得出的判断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我的收获是:
  • 1.拍脑子想出来的东西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关键是你不知道它对在哪儿错在哪儿。
  • 2.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可得性捷径,但在涉及到重要判断时候要有意识调用批判性思维。

三、延伸

1、抑制与创新,刺激与回应

承接上面一个问题:那么当我以后遇到这些问题,我应该怎么思考呢?我是应该不表态、与人辩论还是从众呢?
我想起当时在果壳,自己可喜欢辟谣了。后来辟谣冷却了下来,面对一些传播的谣言,大多数时候我会去查找信息来源和辟谣,少数时候我会懒得理,当然也有时候我也中招传谣了。
大概在两到三年前(或者再远一点吧,但我不记得了)开始,我对于一些“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的问题就很少回答。我记得我回答的套路(就是跟我爸妈讨论如阴谋论啊、谣言啊、系统性偏差导致偏见这类问题的套路)是这样的:

  • 首先我先会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我的生活有没有用?
  • 其次我有没有判断这个答案对不对,或者回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 如果有用我才会投入成本来了解它,如果没用我根本不会为这个问题投入时间精力。

或许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可得性捷径的表现吧!——因为我已经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就下了对其价值的判断啦!

现在想来,我回顾当年MBA的企业诊断前置课程上,老师跟我们讲解麦肯锡等咨询公司大概是怎么进行一个咨询的,大约是不断找出关键因素和可以可靠类比的因素来推测。当说到这个地方,老师当年大概是这样说的:这是一种商业的洞察力(insight),是平时不断给自己设置题目,然后自己去思考怎么解决、然后验证而得来的。

看来我这种避免自己犯错和浪费时间的可得性捷径,让我平白错过了很多思维实验的机会呢!

笔记都还在呢!

不过我们都是积极主动的人嘛!我们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拥有选择权。
以前我面对这种感觉无关紧要的、类似谣言的、不可证伪或者证实的命题,都嗤之以鼻。
现在或许我可以对于一些可以证实的、跟自己深耕领域相关的命题进行思考和验证、修正假设和提升能力呢!
甚至可以自己给自己找题目来分析哦!应用到需要提高的能如PPT等里面也能行啊!

2、被忽视的第一个念头

有些念头被我从脑海中钓起来审视,有些我看到了放走了,有些我没看到。
那些被我看到的,有些被我用理性高速修正,有些我跟随着它走了,有些我说出来了。
但怎么说都好,我还是偏向于把这些念头藏起来,同时我也很难察觉自己的情感。
对这个问题,巴比一直坚持不懈地想用“你以为”和“为什么”的话术说哭我。

我知道内心深处有个至今未愈的创口,我也拿它没什么办法。

只是一个地方比较有趣。在五周年夜聊的时候,小黑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要我要向嘉宾提问,我会问什么问题?

我的回答是:我不会问。
我当时的解释依稀是:我不了解嘉宾所擅长的领域,我想问的问题或许百度都能查到,问这种问题我感觉是在给自己打脸。
小黑再问:如果你非要问呢?
我说我就只能问XXXXX(没办法我忘了我提那个问题是什么来着)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的内心到底是想问还是不想问呢?问的话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不跟从自己内心的初始念头走呢——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内心当时到底想不想问问题(当然那天我也累死了瘫倒一边装死猫)。


四、结束

好了,脑洞开到这里。Day 3 的作业我还没时间做。
快思慢想共读笔记 Day 1 By 光墓
快思慢想共读 Day 2 By 光墓

①4天共读的幕布链接如下:

https://mubu.com/doc/nCgSpKggz
https://mubu.com/doc/7DmO8VKZz
https://mubu.com/doc/l6WePvbNz
https://mubu.com/doc/dM1dY50Vz

②资源链接汇总:

http://fastslow.top

③注释:

注①:《批判性思维》1.1信念和断言。
注②:关于了解,永澄老师以前在举办各种课程时候,多次使用【了解、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这六个层次,说明当下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理论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
注③:今天早上跟岚子一起阅读了《批判性思维》第一章,我在书上做笔记,但岚子极为认真地参照永澄老大那样做了思维导图。
注④:

2017年6月26日晚读于中山医急诊室


后续更新~我也是刚看到,也是醉了
猫咪后院的猫们正在众筹金色小鱼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