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笔记——合同结算

一、科目定位与核心作用

1. 科目本质

科目全称:合同结算——收入结转/价款结算

科目性质双重性质科目类似“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的结合体),用于核算收入确认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差额。

特殊设计:新收入准则下专为时段履约合同(如建造合同、长期服务)设计,替代旧准则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

2. 核算目标

归集时段履约的已确认收入(代替“主营业务收入”直接入账)

记录客户实际结算的款项(替代“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

动态平衡收入与收款的时间差

二、明细科目设置(必设!)

明细科目核算内容余额方向

合同结算——收入结转归集按履约进度确认的收入贷方余额

合同结算——价款结算记录客户实际支付的工程进度款/服务款借方余额

📌 关键规则:科目余额 =收入结转贷方余额 - 价款结算借方余额

余额在借方 → 代表客户未付清款项(列报为“合同资产”或“应收账款”)

余额在贷方 → 代表企业提前收款(列报为“合同负债”或“预收账款”)

三、完整账务流程(以建造合同为例)

场景:某建筑公司为甲方建造厂房,合同总价1,000万元,采用投入法确认完工进度。

Step 1:按进度确认收入

当月发生成本80万元,总预计成本800万元 → 完工进度 = 80/800 = 10%

确认收入 = 1,000万 × 10% = 100万元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Step 2:归集实际发生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厂房      800,0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800,000 

Step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0 

贷:合同履约成本——厂房      800,000 

Step 4:收到甲方进度款

按合同约定收到进度款 90万元

借:银行存款                900,0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900,000 

Step 5:期末科目对冲

合同结算余额 = 100万(借) - 90万(贷) = 10万(借方) 

四、科目余额方向与报表列示

五、高频考试命题点

1. 时段履约合同的分录模板

(1)确认收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贷:主营业务收入 

(2)记录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2. 科目余额方向判断

例题:某合同收入结转累计贷方200万元,价款结算累计借方150万元 → 余额为 50万贷方 → 列报在 合同负债

陷阱题:若价款结算借方150万元,收入结转贷方120万元 → 余额为 30万借方 → 列报在 合同资产

六、典型错误避坑指南

误将“合同结算”计入损益科目

✘ 错误分录: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时段合同禁用此分录!)

✓ 正确操作:必须通过“合同结算”归集。

混淆“合同结算”与“合同资产/负债”

“合同结算”是过渡科目,期末按净额转入资产/负债项目;

“合同资产/负债”是报表项目,期末直接列示。

未区分时段/时点履约

时段履约:必须用“合同结算”科目(如建筑、软件开发);

时点履约:直接贷记收入+借记应收款(如商品销售)。

七、实战案例

背景

C建筑公司签订一项设备安装合同(时段履约),总价500万元,2023年3月:

发生成本60万元(均为人工工资),总预计成本400万元

收到客户进度款100万元

要求:编制C公司3月相关分录

解答

计算完工进度 = 60/400 = 15%

确认收入 = 500×15% = 75万元

分录:

(1)发生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          6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00,000 

(2)确认收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7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0,000 

(3)记录收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1,000,000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 

    贷:合同履约成本          600,000 

期末余额:价款结算(贷)100万 > 收入结转(借)75万 → 余额25万贷方 → 列报为合同负债

八、总结口诀

合同结算双性质,收入收款两头记。 

贷归收入借收钱,差额结转资产/负债里。 

时段履约必须用,时点履约请回避。 

余额方向定列报,借余资产贷余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