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的冠状病毒的疫情之下,脑袋里就想到了这样的标题。
写文章,还是要把电视的声音调低,哪怕是捧着手机在写。
2020年,以惨淡的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十四亿人,都被号召留在家里,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突然间一下子多了大把的时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每天睡到自然醒还不够,再逼迫自己睡更晚点儿,慢慢地看电视,慢慢地吃饭,慢慢地坐在沙发上数瓜子.......所有的动作都可以无限倍地放慢,所有的摆设都可以放慢了观赏——只要不出门。天晴了,春风暖阳里,总有希望的暖流骚动人心,若不及时关注新闻,总觉得在这散去的阴雨里,正义和光明已经靠近,已经来临。
好希望能够在日记里写说,疫情终于过去了……
但是,若是跳过这些踏实吃苦对抗病毒的时时日日,又怎能感受到在这样的民族苦难笼罩下,这个民族的团结、英勇、勇往直前呢?
在这病毒肆虐的艰苦疫情下,你是否团结、英勇、勇往直前呢?我热爱着的这个民族,团结、英勇、勇往直前,但于我却,也时常感受到乍暖还寒的兀愕。也许是因为无意中融汇了其他的民族特质,对于自己的民族特质想的过于简单了。我老是在得罪人吧?在伤害我最喜欢的自己民族的人了。对于那些我不认同的民族,却始终保持着警惕和距离,努力地敬而不远之——好累啊,回到家,变回本身的自己,已经让我精疲力竭了。所以我把这个民族里的每一个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有时忘记了,我们是一个民族里互相独立的两个人。有相同的特质,却是独立的两个人。来自千千万万不同的家庭,有着千千万万不同的成长经历。
我也不是这么坏的,我也始终礼貌热情,这是我的本性。
冬天的太阳,是寒冷的季节里时有时无的一种假象。他只让人暖一阵子,在他乐意出现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驱不走湿冷的阴暗,驱不走冰寒的夜晚,也驱不走肆虐的病毒。阳光下的子民啊,在这暖阳里,仍旧穿着冬日的厚棉大衣,在走过街边的阴影时又挣出双手再裹一裹领子。人们还是感恩着阳光的,哪怕他只来一阵子,在这终会过去的冬天里,也是缓解阴霾寒冻的一味良方了。毕竟,寒冬不像其他坏事儿,寒冬是一定会过去的,在人们可预见的时间里。
我这融入过其他民族的人,还能被这个民族所欣然接受吗?我已说不全故乡的话了,杭城脚下西子湖畔的吴侬软语,夹着粉色的冰凉的湖水味儿的茶乡的风,一出我口已残去一大半,混着另一个民族炽热又苦涩的野生的语言,给这柔风细雨里掺了点生铁的锈味,令人口鼻生呛。
谁会是那个洗去我身上铁锈味儿的拯救者呢?
想回家,说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年一次的爆裂事件,使得这股力量蓄到了一种喷薄而出的高度。但我却狐疑,这柔山柔水的故乡,她还会接纳我吗?
云散开了,阳光透过窗棱洒进来是一幅巨大的披在地面上的画毯。阳光是公平的,照耀到每一个穿破阴暗的故乡的人。可我还能回来,抚一杯茶,吟一支曲儿,借一抹风,尝一丝杭城的阳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