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与众多线上线下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了易仁永澄老师的目标管理-钻石行动课程。以下是学习的总结。
1、目标到底是什么?
上来永澄老师就抛出这个问题。我想的答案是:自己内心希望达到的一个结果。但感觉少点什么。
老师给的答案是:目标是一种牵引力。多有画面感的定义!让我不禁直呼“对对对”!我想要实现一个结果,有一种牵引力引导着我去实现这个结果。
要实现目标就需要对目标进行管理,进而找到这种牵引力,在牵引力的带动下引发自己的一系列行动,并将这些行动持续下去从而产生更大的牵引力。这是一种正向循环,树立了目标之后,为实现目标必须付诸行动;通过一步步行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慢慢接近大目标,并且推进目标不断地变大......
2、如何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除了要做对的事之外,还要把事做对,同时还需要持续做。
目标要得多,并不一定要得准!要少做多得,需要找到关键目标!
老师讲到:设定目标要找到保底的目标,争取实现中等目标,挑战高水平目标。
3、目标管理三部曲
# 最想要
目标管理就像一个导航,引导自己达到目标。前提是能把目标清楚地说出来。
我来说说我的钻石:我想在今年年底前建立自己的一套自我管理系统,它包括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知识体系、思考体系和表达体系,用知识体系支撑思考,用思考体系解释问题,用表达体系输出思想,用时间管理系统更好的掌控时间,高效工作和生活。当发生某一事件或遇到某一问题时,通过自我管理体系调用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结构化思考,形成一定的结果或方案,通过表达体系输出结果。
为什么想要这样的目标呢?以前的自己思维混乱,不会学习,不喜交流,常常淹没在人群里。但是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场合自己不得不要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很多时候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团队。在这样的场合,我就会慌乱,不知说什么,不知怎么说!整个人很没有自信,也越来越焦虑。所以我想改变,想从梳理自己开始,打通自己头脑里的各种关卡、阻塞,建立一套自我管理系统,让我能应对这越来越多、越来越困难的挑战。
# 防风险
这一步是要列出最想要实现的那个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障碍。这在项目管理中叫做风险管理,提前预想在实现目标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坑,那么在走路时有意识、有目的的绕过它们,以免掉进坑里。
我上半年给自己定了很多目标,有家庭的、有工作的,工作方面有教学的、有科研的。但这些目标似乎定了就只是定了,实际到执行的时候,总有各种新加入的事情,这些事情总比自己定的目标紧急,导致了我总是要去处理紧急事情而搁置目标。到上半年结束时,这些目标真正执行的没几个,更别说实现了!
我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在定目标时只看到了目标本身,太过于理想化,没有设想实现它们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所以这次,跟着老师的讲解,为了得到我想要的钻石,我必须提前设定好if.....then.....,一旦出现设想过的障碍,就拿出预定的解决方案,避开这些坑。比如:
对于“收集的资料太多,很多没有看”、“看过的资料没有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以为看多了就会了”这些障碍,我给自己制定了收集资料和阅读资料的标准:
(1)规定在什么时候/情况下才保存资料,如一段时间内不保存订阅号的文章,把现在印象笔记里保存的资料看完才能重新收集;
(2)看完一篇文章后,用RIA的步骤写出总结;
(3)为了保证上述方案能切实落实到行动,给自己收集、阅读指定一个流程,把流程贴在电脑显示器下面,从开始就按流程执行。
# 怎么做
这要具体真刀真枪的去实现了!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该怎么去做?大的目标当然要分解,但分解后的步骤最好在3-5步之内。老师说超过了3-5步就很容易陷入到细节中。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准备这样来做:
首先,搭建知识体系框架,列出自己已有那些方面的资料、知识和能力,尚缺哪些?
其次,梳理已有资料,阅读、贴标签、总结、归类;
再次,同步学习和锻炼缺少的知识和能力,通过阅读和课程学习,并不断实践培养各方面能力;
最后,将新掌握的技能加入到知识体系中,不断调整改进。
分解了具体的任务步骤,当然要给它们加上一个时间界限,这就是项目管理中常说的“甘特图”:
确定了最想要的钻石,设想了在寻找钻石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并按步骤一步步去做,我相信改变总会有的!也正如老师所说:改变不需要很大,但要一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