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久的记忆,一个难忘的回忆
自从进入10年以后,再没有了那个江湖
自从进入10年以后,没有了武侠的记忆
武侠重点是侠,武是一种形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侠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至情至性,一种精神境界
对于我来说最喜古龙,他的作品是那样的独特,开辟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开辟了自己的江湖,一个浪子的人物永远的留在心中,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孤独,那样的至情至性。一个人的江湖,却不能自己主宰,总是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那样的迫不得已,他的笔下总是有些病态的人物,有时候也会让人恶心,他笔下的主人公的遭遇总是那样的不幸,他却总是给他们以美好的结局,因为古龙喜欢美好的结局,不想用悲剧的结尾来使人们有一种感动或怜悯的情怀。
古龙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手中必须有酒,可以没有盖世武功,可以没有身世地位,但不能没有酒,酒是他一生的解药,也是他一生的痛点。对于酒,当时读古龙的小说时,我也喜欢上了酒,当时有一个舍友也喝白酒,喝他喝酒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叫一个痛快,在这几年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让我有时不想再喝酒,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大连,没有了以前的感觉,我想不是因为好多是南方人,或者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他缺乏一种精神,一种性情,人们总是那样的虚伪(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但总是给人不爽的感觉,想起大学毕业时的情形,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出去喝酒,虽然没有喝那么醉,但总是让我有一种感情,一种真性情存在,有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前几天去北京,他周六回家,不再北京发展了,我周三去,正好和他喝酒,那顿晚餐,是我吃的最开心的一顿,不是因为晚餐有多好吃,不是因为酒有多好喝,而是一种感情,一种性情,只有在酒中才能体会到,这过去的一年里,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从来没有感觉到那种性情,能够有一个让我喝酒喝的痛快,喝的有性情的人,实在难找,在这个人心难测的社会,在这个真真假假的社会里,何时才能找到一个让我如此苛求的酒友,我想从此我要封酒,不再随意去喝酒,只有那种真性情的人相陪时,才会大喝大饮,从此点到为止,仅此而已。
侠者,正气也。在这个三位武侠泰斗的笔中,他们的侠,要么是一种家国情怀,要么是一个精神力量,像孟子一样,有一种浩然之气,像李白一样,有一种行侠仗义,金庸笔下的侠者风范的人物比比皆是,像郭靖誓死守护襄阳城,像乔峰为了大宋和平不惜牺牲自己,其实《天龙八部》三兄弟的之间的感情还是让人钦佩的,像陈果说的,朋友之间的交情要像淡如水那样,朋友之间不要产生太多利益关系,人是一种欲望型的动物,在危难之际总是会先考虑自己,这是人的本性,就算是深受儒家教育的人们,受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的所洗涤的人,会有一些人把人之间的感情看做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例如金庸作品《笑傲江湖》中的刘正风和曲洋,一正一邪,只因音乐方面的知音,从此成为生死之交,宁愿去死,宁愿全家人死亡,也不会出卖朋友,不论中华文化是否对错,但是,他还是产生了一些这种人物,我想他们也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去改变自己的意志,自己心中所愿。其实金庸中这两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两部作品,《天龙八部》之间的兄弟情,兄弟之间的豪情壮志,对感情的至情至性,实乃吾之钦佩,慕容家和萧家的恩怨通过一位高僧化解,从此也治好自己多年的心病和旧病,是一种从出世到入世的感悟,是一种远离恩怨,逍遥自在的态度,一种自由自在,其实这种思想是《笑傲江湖》体现最深刻的,这种不问江湖事的逍遥生活,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其实主人公开始并不逍遥,因为有太多的磨难,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磨难,以后才会过的逍遥,同时,他还告诉我们正非正,邪非邪,这其实是每个人的两面,每个人都有一个正义的自己,和邪恶的自己,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看待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所以做的就不一样,所以正的也可以变成邪的,邪的也可以变成正的,社会才会出现这两种不一样的人。
武者,本事也,会武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因为江湖上总是会出现坏人和好人,如何去解决掉坏人,如何去伸张正义,用我们人类最原始的方式,就是比武决斗,这就是所谓的成王败寇,正义的人中,也有武功高强的人,邪恶的人中也有武功高强的人,金庸和古龙用不同的方式写着不同的故事,金庸的主人公一开始都不是武功高强的人物,但是也是小有名气,需要经过重重磨难,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才能真正的练就一身武艺,才能够成为一位强者,才能打败大boss,而古龙的笔中的主人公都是那种无人能敌,就算是有比他高强的人物,也能从中取胜,也许靠的是运气,陆小凤总说他的运气比较好,也许是一种勇气,一种正气,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谨慎。金庸讲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古龙讲了一个人的辉煌时刻,所以金庸的小说拍成电视剧比较合适,而古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比较适合,两种不同的风格,一个用人生经历告诉你其中的道理,告诉你侠之大着,一个用精神,性情,人生的态度,告诉你江湖如何对待。他们的江湖已去,寻找他们的逍遥时间,而我们的江湖尚存,如何度过我们的江湖,还需我们解答。
梁羽生和金庸差不多也是以历史为依托,写出了江湖里的人和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无处不在,江湖就在你身边,青春那是一个感性的时代,是一个任性的时代,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总以为是对的,总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走,也许现在或者以后还会这样,但没有那么严重,总会学会了一点思考,青春是一种人们渴望的时期,感觉长大会有好多事,不在那么单纯,不在那么任性,不在那么用情,青春也是一个成长的时代,让我们记忆下了许多回忆,和教训, 青春是一个不知悔改的时代,自大,骄傲,不会思考,不考虑未来,同时青春也是一个热血的时代,如果生活在一个战争的年代,别人一怂恿也许就会去了前线。青春是一个犯错的时代,也许会丢失许多美好的东西,也许是我们不懂事,也许这就是一种命中注定。故人已成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未来的江湖还会有什么样的大师出现,还会有什么样的武侠风格,也许三位大师作品还会流传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