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三个流派

催眠传统上被看做是催眠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社会性互动过程,其目的是使来访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催眠”状态。在此种状态下,通常假设来访者的行为和体验与其清醒状态下有所不同。

虽然大部分催眠师从业者都比较认同此假设,但是他们对催眠关系的具体本质却持有不同见解。为了澄清这些理解上的差异,应首先区分下列三个催眠派别:独裁派,标准派与合作派。

独裁派:对本流派最极端的描述是:某个具有“特殊”心理能力(如“催眠师”,“坚强意志”)的“强大力量”个体(催眠师),促使另一个人(被催眠者)进入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即非常容易接受催眠师“暗示”的一种状态。这些暗示可以“强迫”受试者做出各种行为(从学狗叫到戒烟),而这些行为都是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不愿意或者无法做到的。此派别的观点中充满了“意识在物质之上”,“失去控制”,“植入暗示”和“易感性”等概念,这些概念本身也部分第被书籍,电影和民间传说所说“灌输”,并通过受到外行的广泛认可,而且许多运用催眠技术的治疗师也暗示对这些概念深信不疑。


独裁派的理论格外受到舞台催眠师的青睐。

独裁派强调催眠师的作用,而不考虑每个受试者的知识,信念和能力等特点,也不管受试者选择如何参与催眠事件的能力。标准派:此流派尤其被实验心理学家所推崇。它不强调催眠师的威力,而强调受试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标准派通常假设催眠反应性是个体的稳定特质。同样,催眠师可以运用一套标准化的沟通方法,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受试者都可以保持不变。换言之,受试者要么是可以被催眠的,要么是不可以被催眠的。催眠师的行为实际上并不重要。


标准派将催眠的成功和失败都归于接受催眠的受试者身上,而催眠师逼格不那么重要。

合作派:许多现代催眠治疗师都认为,催眠反应可以反映出来访者内部动机与兴趣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师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以及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和谐程度。催眠师,受试者,以及催眠师-受试者之间的关系,此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一个自体系统,它们又在一个“共同体”内相互协作。

合作派的主要创始人是医学博士米尔顿艾瑞克森,他遵循利用的原则进行合作,其中来访者的自我表达模式被视为构建治疗催眠状态的基础。合作,利用和灵活性是艾瑞克森的理论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阿难师伯说,很多人都不懂得借着东风顺势而起,却在毫无机遇的时候用力蛮干,所以往往一事无成,只能感动自己。 一禅觉得...
    小对号阅读 292评论 0 3
  • 青春是什么?董卿说青春是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时...
    乐无彩阅读 307评论 0 1
  • Writing teacher: n.pasandeh@unswglobal.unsw.edu.au main t...
    Wallace_QIAN阅读 537评论 0 0
  • 连续254 【赛9:13】这百姓还没有归向击打他们的主,也没有寻求万军之耶和华。 《理解》以色列的百姓受到神的击打...
    报佳音阅读 253评论 0 0
  • 不知不觉冬天已经袭来许久,地上飘落的树叶一堆一堆的,一些是娇娇黄黄的,一些是发蔫的青绿,像是被挨骂的孩子,垂着头丧...
    冬柳阅读 35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