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的金丹派因很多皇帝热衷于食服金丹而被人们所熟知。
金丹派最早的书籍也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道家葛洪(葛玄的从祖父)的《神仙转》中提及此人:魏伯阳是汉垣帝时期的人,好道术,精通诗律文词。
朱熹就说:“参,杂;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它是用《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炼仙丹的方法,其内容有三:御政之道、养性之理、服食之法。后两者就是我们常说的炼丹术和养生术。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道教的鼻祖。
《周易参同契》谈炼丹,并非只限于外丹炉火,而是内外兼修。肯定外丹,又提倡内养,批判了片面借助药物的观念和一些错误的炼丹之法。但金丹派在后世的发展中却一味的强调外丹修炼之法,其结果自然是悲剧的重复上演。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都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至唐朝时,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唐高祖李渊在其颁布的《先老后释诏》中明确规定道教在儒、释之上,他说老子为“朕之远祖”,自己是“神仙之苗裔”,以李耳的后裔自居。唐高宗李治把老子尊封为“太上玄元皇帝”,还把《道德经》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唐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和宣宗等都迷信丹药之方。唐武宗李严拜道士赵归真为师,下令毁道场佛经像,寺庙限期拆毁。当五台僧人逃亡幽州之时,李德裕下令封锁居庸关,凡有游僧入境则斩之。因武宗的年号是会昌,所以这场灭佛活动在佛教史上被称为“会昌法难”!
而赵归真为他供奉的金丹也的确有神效:他吃了之后,自觉精神陡长,阳兴甚酣,一夜连御数女。如此一来,他对丹药愈发痴迷不已。久而久之,日渐枯槁,赵归真又以脱胎换骨为托词,而唐武宗深信不疑,终于病入膏肓,毒发身亡,年仅三十三岁。因此唐宣宗李忱即位后,便将赵归真杖毙。
而宣宗仍然重蹈覆辙,迷信丹药,在服用了太医李玄伯所制的长生不老之药后“病渴而中燥,疽发背而崩”,终年四十九岁。在这两位帝王之前,唐穆宗亦是服食丹药,暴病而亡,年仅三十岁。
明朝的明世宗朱厚璁、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都是因服食丹药耳死。
正是应了那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直至有位大侠的出现才渐渐好转,他的名字叫王重阳。 王重阳在终南县南时村,挖了一个一丈多深的土坑,上面封高约数尺,取名“行菆(cuan)”,即行走的灵柩的意思。这便是金庸大侠笔下的“活死人墓”。
他在墓中对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儒、释、道三家的学养进行了彻底的反思,认为宋儒主理、禅家主性、道教主命。又对道教发展存在的内在偏失有极为清晰的认识。他在出墓创教后,要求弟子们不仅要以《道德经》为本,更要熟读《心经》、《孝经》。针对之前道教存在的丹药致死、斋醮伤财等饱受诟病的主要问题,他即主张回归原始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又大力提倡和吸收魏晋以来的内丹修炼的理论,提出了识心见性、全性保真:外积阴德以济世,内练真功以修身的重要思想。
王重阳认为:“禅僧达性耳不明命,儒人谈命而不言性,余亦兼而修之,故名全真”。这便是全真教的初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