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4年,罗马联盟元老院在激烈的讨论一个重大问题:是否出兵援助并非罗马同盟国的摩西拿?
摩西拿是西西里岛的东北角的一个国家,此时正受南方锡拉库萨强国的攻击。西西里岛与罗马联盟仅一海之隔,搭起一座桥梁就可以从罗马来到摩西拿。对于罗马联盟来说,如果摩西拿是罗马联盟的同盟国,罗马将有义务出兵援助;但摩西拿并未与罗马签订协约,仓促出兵还有可能会招致更多地敌人;如果不出兵,摩西拿则会求助于西方海上强国迦太基,如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危急。
最终罗马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并通过投票决定:援助摩西拿。
罗马执政官迅速前往摩西拿并同摩西拿签订同盟协约,如此出兵就可名正言顺。
此时西西里半岛的西部归于海上强国迦太基(腓尼基人)统治,当罗马人来到西西里半岛的时候,迦太基立即意识到了某种威胁,并且从迦太基迅速出兵陈列边境。与锡拉库萨结成同盟包围罗马军团。
但是罗马军团向来以勇猛著称,在罗马军团面前希腊库萨军不堪一击,接连败退并退出墨西拿国。
罗马军团所向披靡,罗马执政官此时率军向南继续进发,按照执政官的计划,他要攻克希腊库萨这座城市。
此时的锡拉库萨没有了往日的骄横,但兵力尚在。僭主希伦并不担心与罗马决战,但是很担心他与罗马酣战之时,迦太基从后方偷袭,造成功亏一篑。
锡拉库萨僭主希伦决定于罗马和谈。
对于已经兵临城下的罗马军团,此时只要再打一仗,锡拉库萨必然战败,并且永绝后顾之忧。但他们毫不犹豫同意了锡拉库萨的请求,并且开出了十分宽容的和谈条件。希伦的决定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会全力支援罗马,即使罗马深陷困境之中。
这一和约为双方都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无不体现出了罗马的宽容契约精神。
相反同时代的中华民族此时正处于四分五裂经常交战的战国时期,期间各个诸侯国相互征伐,民不聊生。秦国更是以侵略的方式战胜其他诸侯国。在战国后期,秦国通过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方针,才使得秦国在战国末期统一各诸侯。
虽然秦国在名义上取得了大一统,却在各个国家人民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秦国与赵国长平一战,杀降卒25万。
此时的秦国没有罗马一样的胸怀,他们的担心,如果此时将30万人放回,他们依然会继续参军攻打秦国,战事依然无法结束。这也许就是秦国的狭隘之处。
在互相征伐中,罗马也屡屡有降卒,并且将他们但大多数释放,最终这些释放了的降卒并没有继续参与到战争中来。
正因为此,秦统一后却仅存15年就如流星般消失,而罗马却延续了千年。